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2024-05-16

1.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北大荒要退耕还荒的原因如下:
在北大荒早期的开垦过程中,大量的林地,草地等等,被改造为大面积标准农田,修建了道路,水渠等等配套工程。虽然这样会带来收获大量粮食的利益,但是却带来的水土流失的弊端。而随着水土流失,宝贵的黑土中的养分也会随着一并流失。
也即是说,几十年来,北大荒的黑土,如同一位母亲宝贵的乳汁,已经被吸取了大部分,剩余的少部分,已经不能够支持长期的粗放式开发了。

北大荒的发展:
北大荒是一块宝贵的黑土地,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当地最厚的黑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
这些黑土,是由于大河冲积洪水泛滥,带来的养分,加上无数年间,植物生长,落叶,以及昆虫,鸟类,动物的粪便,共同形成的,抓起一把黑土,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百分之十以上。这样的土地,种啥长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大荒已经大变样,拥有3560万亩耕地,人口更是达到了177.8万人。这170万人,如今许多都是农垦三代,农垦四代了。当初祖辈,父辈们用辛劳和汗水开垦的荒地,如今已经成为高标准农田,中华粮仓,源源不断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粮食。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2.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北大荒退耕还荒是因为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退耕还荒并不是说一棵庄稼都不种,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之所以要退耕还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前些年,人们一心想着将北大荒尽快开发出来,从而忽略生态环境问题。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随着而来的问题空气湿度变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以及动物无家可归等等。【摘要】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北大荒退耕还荒是因为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退耕还荒并不是说一棵庄稼都不种,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之所以要退耕还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前些年,人们一心想着将北大荒尽快开发出来,从而忽略生态环境问题。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随着而来的问题空气湿度变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以及动物无家可归等等。【回答】
为了能够改变北大荒的生态环境,于是便叫停了北大荒开荒,实施了多种政策保护北大荒,如退耕还草、还林、还湿地,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等。其实当初开发北大荒是逼不得已,如今退耕还荒是明智之举。北大荒创造的经济价值再高,依然抵不上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回答】

3.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说起北大荒,我们就能够想起东北地区。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我们也知道北大荒本身就是蛮荒之地,不仅气候恶劣,而且到处都是沼泽荆棘,甚至还有猛兽出入。但经过国家有组织的开发之后,这片土地已经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资源,那为什么国家又要开始退耕还荒了呢?
第一:北大荒地区原有的实体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5。自从建国以来国家就建设北大荒工程,付出了很多,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也让北大荒成为了最大的农场,而且也成为了粮食的输出地。不得不说,国家的这项政策让北大荒拥有了物质价值。但是过度的开发导致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遭到了过度的破坏。
第二:土地沙化比较严重,而且每年都会有水灾和旱灾发生。由于国家对北大荒地区的过度开垦,虽然满足了国家对于粮食的需求。但由于清末时期,东北地区很多人对在塞罕坝地区的树木过度砍伐,导致了土地沙化严重,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荒漠高原。
第三:北大荒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失去了更多珍惜动物。原来北大荒有很多稀有动物生存,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他们已经失去了栖息之地,所以被迫迁徙到其他地方,原有的生态平衡也被全部打破。
以上这三点,让北大荒从原来的富庶之地变成了贫瘠之地。所以国家为了能够让北大荒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要求停止开发荒地。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政策,还北大荒原来的青青草原和碧水蓝天。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4.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小时候我的老家大巴山漫山遍野都种着庄稼,但是依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日子过得还是很艰苦。2000年后,我的家乡开始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大片山地种上树木,不再耕种,国家每年补贴部分粮食与钱款,我们的日子反而过好了,至少面粉、大米可以放开吃,不再吃包谷米了。北大荒从1948年开始大面积开荒,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建设,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过度的开发北大荒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北大荒的自然环境急速恶化。为了保护环境,北大荒开始大面积退耕还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北大荒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北大荒地处边塞之地,它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烟罕至,寒冷、偏僻、荒蛮、凶险,因此我国古代从没在对这片区域时行开发。

一九四八年,中共揭开了移民开发这片荒原的序幕,六十年代国家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对北大荒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并成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专门管理北大荒的开发工作。经过北大荒人的艰辛劳动,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拥有113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60万亩耕地,177.8万人,这里有着最先进的现代化机械农业模式,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率大大提高,生产的粮食除了自己吃外,还可以出口外国。现代工业社会化取代了农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又取代了工业化社会,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执行退耕还林政策,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

北大荒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原来的黑土地也渐渐盐碱化、盐渍化,北大荒地区的沙暴明显增加。北大荒有87亿吨地表水流失,湿地面积由于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4490平方公里。环境的不断恶化,最终让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以保护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当然已以建成的大部分优质耕地并没有退耕还林,其它后期开发的土地则全部退耕还湿,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城、黑龙江流城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跟半个世纪以前相比,此时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资源,是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早已将原先沼泽遍地、荒野茫茫的景象一扫而空。那为什么国家又要开始退耕还荒了呢?



主要原因就是近50年以来过度无限制的开垦、排水及捕猎使北大荒的原始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改变,并造成了巨大破坏。倘若继续开垦,置之不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过度开垦北大荒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危害。北大荒起初荒无人烟,但是这里的土地是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即肥沃的黑土层,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不光土地质量好,而且占地面积广,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占全球黑土区总面积的1/5。



北大荒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地,使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一直处于稳定状态。随着盲目的开垦北大荒,沼泽地也在逐渐消失,时至今日,北大荒的湿地面积锐减至半个世纪以前的20%。这直接导致了当地土地沙化、流失严重,旱灾水灾开始频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来,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被迫迁徙他乡,原有的生态平衡彻底被打破。



不仅如此,当地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自然灾害日渐增加。肥沃富饶的土地也开始日渐贫瘠。
为什么会出现北大荒过度开垦的局面,难道开垦之前没有明确的科学规划么?半个世纪以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淡薄,依旧盲目的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以向其肆无忌惮地索取。为了利益,树木被大面积的砍伐,野兽在猎枪下阵亡。
除此之外,人们想进一步解决温饱问题,开始毫无科学规划地开垦北大荒黑土层,为了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珍惜的沼泽地也未能幸免。



当时开垦的情况比较混乱,并没有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开垦规划,普通百姓不懂得沼泽地对于生态调节的重要性,于是大面积且无规划的开垦行动实施了。北大荒过度开垦的悲剧才会上演。



此时的北大荒与几十年前相比情况更加糟糕,过度开垦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北大荒地区原有的实体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5。这是什么概念?是将几代人辛辛苦苦拼搏的成果付之一炬。
由于国家对北大荒地区的过度开垦,虽然满足了国家对于粮食的需求。但由于清末时期,东北地区很多人对在塞罕坝地区的树木过度砍伐,导致了土地沙化严重,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荒漠高原。在经历了这一场浩劫之后,土地沙化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原来北大荒有很多稀有动物生存,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他们已经失去了栖息之地,所以被迫迁徙到其他地方,原有的生态平衡也被全部打破。
以上是北大荒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以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国家也意识到北大荒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退垦还荒是唯一一条可行的路径。为了能让北大荒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停止开发荒地。



在人类对大自然贪婪索取的同时,我们所处的环境在日渐恶化。这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时间的累加下,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存亡起到一定的作用。环境保护是21世纪需要极为重视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责任。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6.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个人认为,“北大荒”退耕还“荒”是因为北大荒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北大荒原指黑龙江省沿江流域、黑龙江河谷、三江平原的广大荒原。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荒凉,林木茫茫,沼泽密布,原始生态造就了森林中野兽出没,空中白鸟齐鸣的人类仙境景象。
由于北大黄地位于我国东北,历史上全年气温较低。特别是在寒冷漫长的冬季,树叶和自然倒下的树木堆积在土地上,形成了沧海桑田以后腐烂变质、厚实肥沃的黑色土地。
该地区与约600万公顷的黑土、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黑土地区,占全球黑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占我国黑土总量的80%。

这片神奇的黑色土地具有极高的肥力,最适合农业耕作。有机物含量约为2.5%-7.5%,是普通土地的10倍。即使不施肥,这片黑土也能获得比其他土地高得多的农作物丰收。
因此,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我国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决定大力开发北大荒。因此,这里聚集了来自四周的各界精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荒地耕作运动。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北大荒掌握在勤劳的开拓者手中,成为我国每年70亿公斤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全国四分之一的粮食,创造了养活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奇迹。寒冷和寒冷使人迹罕至的北大荒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库”。
但是正是因为对北大荒的过度开垦,一些深刻的生态破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水土流失现象令人震惊。

在北大荒开垦的过程中,我国组织了数十万名全职官兵和知识青年来到这里,累计开垦了约200万公顷耕地,建设了100多个农场。大规模种植了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这些耕地都极大地压迫了原来的森林、草原、湿地等面积。将原本平坦的黑色土地变成千九万波,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有关部门透露,这里的黑色土地表面每年以约1厘米的速度流失。原来近1米的黑土层现在不到40厘米。一些土层甚至呈现出黄土的特点,少数地方发生荒漠化现象,个别村庄已经被风沙淹没。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几十年后我们将失去整个肥沃的黑土层。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粮食急剧减少。20世纪末,整个北大荒与当初相比,粮食产量已经接近一半。
第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北大荒发展的过程中,近一半的森林和湿地消失,大量的野生动物或栖息地丧失,或肆意被杀害,鹿、东北虎等稀有动物几乎灭绝。
随着北大黄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也减少,生态涵养和调节功能也严重退化。这个一度气候宜人、林木冲天的东北黑土地区正在变成生态脆弱的地区。严酷的气候和极端的天气越来越频繁,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大荒已发生多次旱涝灾害。1994年洪水淹没了黑龙江5300多公顷耕地,破坏了数十个村庄。1998年大洪水中,北大荒大面积受灾,但到目前为止,心依然怦怦跳。2002年,北大黄被又肆虐的干旱卷走,整个松嫩平原几乎无法播种。
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堆积在北大荒和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导致数十个水利工程失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1999年开始,国家决定将广阔的北大荒原变成“荒原”。在全面停止对现有湿地的开发的同时,对不应耕种的耕地或产量较低的200万公顷耕地,全部将农田归还给森林、草和湿地。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北大荒构筑持久的生态屏障。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北大荒已将数十万公顷农田变成“荒地”,建立了占整个农田面积约20%的保护区,完成了人工造林数十万公顷。
现在的“北大仓库”不仅逐渐再现当初秀美、动物遍地、风景迷人的北大黄经,还实现了每年生产100亿公斤粮食的能力,保存了“中华大粮仓”的地位。
北大荒从开荒到还荒,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7.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当年国家组织大量人力,开垦北大荒,为何现在却要退耕还荒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8. 为什么现在又要把北大荒退耕还荒?发生了什么?

因为北大荒在耕种期间,北大荒的土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而且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因为人类的种植遭到了破坏,因此为了保护北大荒,于是便实施了退耕还荒的政策。历史上的北大荒原本就是蛮荒之地,气候非常恶劣,并且到处都是沼泽荆棘,有时候还会有很多动物出没。但是在国家的大力开发之后,北大荒后来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甚至在北大荒中种植了很多的粮食,而现在的北大荒也成为东北的粮仓。

只不过,在北大荒开荒期间,虽说北大荒的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且北大荒也成为了最大的农场。但是因为北大荒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北大荒的实地面积和原来相比减少了不少,而且北大荒中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北大荒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灾难,每年都会有旱灾和水灾的发生,并且土地沙化也比较严重,虽然满足了国家对粮食的需求,但是因为在清末时期,当时东北的很多人都在砍伐树木,从而导致北大荒的土地沙画比较严重,甚至还成为了荒漠高原。

当北大荒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之后,除了对土地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其实对生活在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们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并且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垦,导致很多动物都失去了栖息之地。那些被迫迁移的野生动物,也因为迁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导致北大荒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之所以要退耕还荒,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北大荒的生态环境,防止北大荒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垦,从而变成一个沙漠高原。并且也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所以退耕还荒是对动物的最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