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因为什么放弃核打击中国

2024-05-15

1.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因为什么放弃核打击中国

一方面,无法一瞬间消灭中国的核武,一旦中国核反击,损失也是惊人的。另一方面,当时美国反对这件事情。一旦苏联用核武将中国打垮,那整个第三世界都会害怕苏联,倒向苏联。这对美国极为不利,所以,美国故意泄露这个消息,让中国警惕。
最后,苏联不得不放弃核打击。
这件事情的影响极为深远,接着,就发生尼克松访问的时候。中美最终在79年后,开始了十年的蜜月期。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因为什么放弃核打击中国

2.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不敢对中国使用核武是因为中国也有核武还是因为苏联得不到国际支持所以不敢用核武?

都不是。
唯一的真正原因是:苏联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的事情干嘛要做哪?
土地、资源、劳动力、钱财?一样也得不到啊!不仅得不到,连自己以前有的都可能失去,所以苏联才不敢去做傻事。
扔核弹不是快乐拍电影,大家看着闪光热闹一番之后回家该干啥干啥去。
事实上,苏联真的如果有利益可得,他才不在乎什么国际支持,才不在乎什么国际反对。
苏联朝中国扔核弹之后苏联怎么收场?之后的日子怎么过?
中国说了:你苏联的核武能摧毁中国100次,中国的核武只能摧毁莫斯科一次。苏联立刻哑巴了。
总理还说了,苏联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战争,但是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由中国人决定。
苏联索尔仁尼琴说了,攻击中国的后果是苏联要死掉6000万人,等于是俄罗斯灭种了。这家伙是大作家,极端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

3. 珍宝岛后,如果苏联入侵中国,中国没核武器,那会怎么样?

不会怎么样,遏制苏联核意图的不是中国当时手里可怜的几枚核弹,而是美国为了避免苏联实力再度扩展而做的核平衡。

只能说,如果中国没有核武器,前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会更强硬些,之后谈判也会更困难些。但有美国的存在,苏联也不能放手去干----一则美国必然会支援中国以图拖垮苏联,一如阿富汗战争;二则,如果跟中国拼个你死我伤,就给了美国可乘之机。
那个时候中国从实力上来说还算不上一个大国,所以主要还是利用美苏之间的较量来做实力平衡。

之后的历史你应该很清楚了,苏联虽然在冲突中占了点便宜,但受美国的牵制不可能进一步扩大冲突。之后的谈判中,珍宝岛还是划归了中国。
再之后,中国开始倒向了美国,再往后,中国替美国狠揍了苏联在东南亚的代言人越南,而苏联受美国牵制没法对越南进行战略呼应。之后就是中美蜜月期。

珍宝岛后,如果苏联入侵中国,中国没核武器,那会怎么样?

4. 当年中国为什么敢和苏联闹翻,然后发生珍宝岛战役,如果当时苏联真的对中国大打出手,中国真的很难抵挡?

对于闹翻的原因众说纷纭。我个人看法是: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想把中国纳入它领导的社会主义势力范围,在亚洲在复制一个华约,没想到中国和欧洲的南斯拉夫一样坚持自我。所以中苏闹翻但没有断交,只是结束了蜜月期,苏联撤销了对中的全部援助,两家此时还没有上升到敌对。直到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中国坚持搞出来自己的核武器,而苏联又在新疆搞事情策反大量哈萨克族边民,双方在东西两段边界的形势才越来越紧张。
而美国尼克松政府看准形势,积极拉拢中国,默许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直至七十年代末中美建交,美方甚至给予中国准北约成员国地位。
所以中苏关系不能孤立地从双方的力量对比看,而是要放在整个国际大环境下,虽然珍宝岛战役时中美还没有接近,但是鉴于苏联在全世界输出共产革命、对美国和北约的压力巨大(当时的战略形势基本上是苏攻美守),所以如果苏联对中国大打出手,美国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中国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我们全民皆兵,到时你对我进行核打击、我们几千万甚至上亿民兵就全到你们苏联远东地区生活,用人民战争的海洋淹没你;而苏联的远东地区其实完全靠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来维系,这条战略大动脉基本上靠近中苏和蒙苏边境,非常脆弱,因此苏联顾忌多多,不敢出手。

5.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境集结重兵,为什么最终又没有和中国开战?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经常以老大哥的身份给我国提供援助,那时候大量苏联科学家奉命来我国进行建设,甚至还打算为我国研发核武器,可惜的是,这种友好关系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国的关系因为意见不同急转直下,从亲密无间的战友,变成了反目成仇的敌人。苏联不仅撤走了所有专家,而且还销毁了所有图纸,在技术层面进行封锁。1969年3月,苏联对我国珍宝岛发动进攻,袭击了部分防守士兵,严重威胁了我国的主权和尊严。在这个危急时刻,我国的驻守士兵没有被苏联吓倒,他们拿起武器勇敢地跟敌人战斗,最终通过多次血战,成功打退敌人,获得了最终胜利。

苏联因此恼羞成怒,在珍宝岛事件爆发后大兵压境,似乎想要对我国发动全面战争,那么苏联为何最终没有和中国开战呢?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我国有足够强大的部队,当时我国的军队服役人数超过500万,整个国家随时都处于战备状态。如果苏联敢打来的话,这些士兵将会在第一时间赶赴战场跟敌人浴血奋战,与此同时我国还实施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措施,即使是遭到了苏联的轰炸,也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跟敌人进行持久战。

第二,苏联的后勤补给比较困难。苏联高层认为,如果对中国发动进攻的话,尽管可以在初期获得一定优势,但是没有办法尽快占领中国,很可能会被拖进战争的泥潭,开始无休无止的拉锯战,那时候苏联的军力将会被我国彻底拖住,甚至是拖垮。

第三苏联害怕美国介入,当时美国和苏联正处于冷战状态,两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如果苏联被我国拖住的话,美国很有可能从侧面对苏联发动进攻。用最快的方式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境集结重兵,为什么最终又没有和中国开战?

6. 1969年珍宝岛之战,中国为何敢与苏联“激战”?不怕苏联的核武吗

 朝鲜战争之后,中苏关系曾迎来了一段短暂却美好的蜜月期,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技术,武器,物资援助,不要钱一般纷至沓来,甚至连核技术都不吝赐教。
   中国和这位老大哥一时亲密无间,整个红色阵营,随着中苏的紧密联手,看上去宛如一块铁板,牢不可破。这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中苏交恶背景 
     但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很快,随着中苏意识形态的差距越来越大,两国之间也渐渐有了裂痕,先是双方在报纸上唇枪舌剑,又是边境上的互相增兵,最后,随着对越和对印两场自卫反击战的打响,中苏两国的领导人终于开始正面的互相指责。
   以前的“老大哥”“好老师”,变成了“苏修”,变成了“ 社会 主义霸权帝国”。而以前的“好学生”“亲密无间的达瓦里氏”,也变成了“联盟在亚洲最大的威胁”。
   中苏边境以前一片祥和团结友好的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苏军的虎视眈眈和解放军的枕戈待旦。乌苏里江上再无和平鸽的身影,只剩战争的秃鹫在江面上嘶叫。
   六十年代的中国,可谓是百废待兴,尽管那时的我们刚刚东击美帝,南讨越南,西退印度,连战连捷。但不管是经济,军事还是 科技 ,我们都无法与苏联这个巨人相提并论。苏联那令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的钢铁洪流,同样让我们心悸不已...
   为了在平原上抵抗苏联的装甲军团,那个年代的中国,甚至做出了在平原上修筑一个个人工山这样无奈又悲壮的防御工程。
      随着两国关系的越发恶劣,双方的争执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边境线上,双方不满的情绪直接化为了肢体的冲突。夏季还好,奔腾的乌苏里江水把双方隔开,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两边也只能隔着大江,比谁的号子响亮,或者操着口音浓郁的方言,彼此对骂几句。
   但一到冬季,江水上冻,双方士兵就上演了全武行,从1960年开始,双方在边境线上就没消停过,谩骂,推搡,肉搏,械斗,每日都在上演。火药味一日重过一日。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乌苏里江上一个南北长两千余米,东西宽五百余米的小岛,珍宝岛。
   这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就算是清政府那会,和沙俄政权签订那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时,也没把这距离中国仅有150米的小岛割走,但在二战末尾的时候,苏联出兵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顺手,就把这小岛给占下了。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苏联归还了我们的东北三省,但在边境线上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却还是手脚不干不净地“占小便宜”。
     主权问题,寸土必争!  
     双方军队这种程度的冲突,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边境上,本是见怪不怪的。但从1964年开始,苏联军队突然变本加厉地挑衅了起来。不光针对军人,连世代生活在岛上,靠水吃水的珍宝岛老百姓也不放过了!苏联军队屡次驾驶装甲车,驱赶正在种地或者打渔的平民,压坏庄稼,扯烂渔网更是家常便饭。
      1967年年底时,中国农民在岛上集会抗议维护主权,苏联第 1 边防哨所人员名为用「肚皮战术」,即手挽手组成人链的方式驱赶中国农民,但实际上有多人手持桦木制成的长木叉行凶。更有甚者,甚至直接用装甲车轧死了农民。
   这一下,可彻底惹恼了党中央。于是,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在1969年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加强在珍宝岛的军队部署,“坚决维护我国主权”。
   随着我军的部署,苏军也不甘示弱,在同年三月,增兵珍宝岛,双方在这个小岛的两侧,一时剑拔弩张,火星四溅。
       珍宝岛战役过程与结果 
   终于,在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接到命令,上级要求,派出一只十几人的小分队登岛,把珍宝岛划入我们日常例行的巡逻任务范围内。
   这个简单的举动可捅了马蜂窝,苏军一见我军登岛,马上派出了70多人,乘坐着装甲车和军用卡车越过冰封的江面,急速接近珍宝岛,和我军几乎是不分先后地登上岛屿。
   岛上碰面后,我军试图和苏军进行例行的商谈,但没想到,这次苏军没有和打人骂人,而是直接开枪了!我军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被打死打伤六人,小分队见状,急忙就地隐蔽,果断还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交火后,我军成功击退了数倍于我军的苏军。
   又过了几天,到了三月十五号的凌晨时分,苏军第二次对珍宝岛发动了进攻。60名苏军边防军在五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往岛上登陆。我军的一名边防军营长冷鹏飞早就率部恭候多时,见苏军有了小动作,马上带领一个加强排的官兵登岛迎敌,用两条腿跑赢了苏军的车轮子,后发先至,提前苏军一步抵达岛上,占据了有利地形。
   随后,用战术穿插把苏军分割成收尾不能相顾的两个部分,一个小时就打退了依托装甲车进攻的苏军。苏军被击退后,马上让炮兵炮击珍宝岛,岛上没有工事,冷鹏飞营长只得带领战士们暂时撤退。
      苏军见状又组织了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和五辆装甲车兵分两路夹击珍宝岛,同时扫射江面妄图封锁我军,阻拦登岛。见此装备,原本在安全位置的无后坐力炮班班长杨林,果断率领炮班抵近苏军坦克十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射击,并以手榴弹和反坦克地雷打乱苏军阵型。掩护我军重新冲上珍宝岛占据有利位置。在他击中击毁苏军第三辆装甲车后,他也被苏军坦克的主炮命中,壮烈牺牲。
   又一次击退苏军的进攻后,我军将士马上在岛上构筑了防炮工事,下午一点半,苏军对珍宝岛发动了第二轮炮击,这轮炮击,苏军打出了3000多发炮弹,炮击范围覆盖全岛,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炮击结束后,100余名苏军与十辆坦克十四辆装甲车一起,以步坦协同的方式进攻珍宝岛。但我军将士早有准备,不光构筑了工事,还带上来了大量的迫击炮和40火,并趁苏军炮击的空档布置了不少反坦克地雷。
   面对苏军来势汹汹的攻势,我军毫不动摇,正面硬撼,经过九个多小时的激战,不光顶住了苏军六次炮击,打退三次进攻,还击毙了苏军指挥官边防总队长列奥诺夫·德莫克拉特·弗拉基米罗维奇上校。
      两天后,苏军又调来了一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62主战坦克,想凭借这台能完美防御40火与迫击炮的战争机器,登岛战胜我军。我军对T-62坦克连续发射了多枚40火,均被坦克的装甲弹开,毫无建树。反坦克手雷也被侧翼装甲挡下,而在坦克的机枪扫射下,我军战士也难以在靠近后将之摧毁。
   苏军坦克手见我军拿这辆T-62一筹莫展,顿时喜笑颜开,毫不在意大摇大摆地就开了过来。但他没想到,我军指挥官高瞻远瞩,这一切动作都是为了使其麻痹大意,在坦克的必经之路上,老早就提前布设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
   随着地雷的轰响,这辆不可一世的钢铁巨兽停下了脚步,熄火趴窝了。
   随后的几天里,两军就围绕着这辆坦克车展开了争夺,苏军不愿让我军获得这辆先进的坦克,而我军则不甘心放弃这免费赠送的样车。终于,在21号,耐心耗尽的苏军用火炮炸碎了坦克所在的冰面,让坦克沉入江中,随后撤退。
   而我军又一次提前算到了苏军的这一动作,老早就从渤海海军基地调来了数名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苏军撤退后,把这辆坦克第一时间打捞了上来。既作为了我军自主研发自己主战坦克的宝贵样车,也成了苏军入侵我国领土的蔚然铁证。
      自此,珍宝岛战役以我军胜利而告终。整个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毙伤苏军230余人,毁伤坦克装甲车辆19辆。我军则阵亡71人。
    珍宝岛战役后续影响 
   但这场胜利却让更大的阴云笼罩了下来。中苏之间的全面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两个有核大国各自亮出了自己最锋利的獠牙,世界又一次在核火焰的威胁下摇摇欲坠。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希望美国对此保持中立,不要干预。
   但美国经过协商,认为他们没法保证自己能在中苏的核战争中幸存,毕竟那时的中国已经有了核弹,而且也具备威胁到苏联本土的投送能力,一旦核战开始,苏联人一定会拉着美国一起下地狱。所以,为了自保,美国决定向中国透露这个信息。
        毛主席也发动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运动,并坦言,“苏联的核武器可以毁灭整个中国,但中国的原子弹也能摧毁莫斯科,一旦中国的土地没法生存了,我们就去苏联人家里生活。”在这种豪气干云的战略手段面前,不可一世的苏联人也只得服软。
   一直到了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珍宝岛战役带来的余波,才算彻底结束。但那时,苏联这个巨人,已经悄然走向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7. 珍宝岛冲突 中国靠什么一招镇住了苏联

苏联自己内部也不统一,叫嚣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知识以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首的少数派,苏共三驾马车中的柯西金和波德哥尔内都反对扩大事态,勃烈日涅夫自己也犹豫不决。而且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中,美苏就像篮球比赛中的人盯人一样,彼此咬得很死,为了防止误判,美苏有时要通气。结果多勃雷宁去试探基辛格时被美国给顶回来了。这样本来就拿不定主意的勃烈日涅夫由于忌惮美国而倒向了缓和派。但是为了安抚咽不下这口气的苏军方,所以批准苏军在新疆这个对苏军战场条件更有利的铁列克提照方抓药伏击了中国军队,消灭了一个加强排的巡逻队,报了一箭之仇。
之后双方就恢复了关于边界谈判的副外长级的会谈。局势缓和下来了。

珍宝岛冲突 中国靠什么一招镇住了苏联

8. 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与中国在新疆又发生了什么冲突吗

1969年我军巡逻队被苏联伏击,38人全部牺牲!
2008-07-19 23:581969年8月10日,北疆军区副司令员任书田到塔城军分区检查工作,塔城军分区政委王新光汇报工作时谈到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的轰鸣声,苏军是否有什么阴谋?任书田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起红旗,这是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的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的赫尔丘上校、安泽菲洛夫中校、巴什捷夫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盂魁武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明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规定,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王新光政委仁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消融入茫茫的戈壁滩。虽然这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王新光的心头却笼罩着驱之不散的浓厚的阴云。
  
    巡逻队的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围着杨政林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
  
    突然,杨政林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
  
    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
  
    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
  
    杨政林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厉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
  
    “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迸。
  
    “卧倒”,杨政林吼叫着发出了命令。
  
    6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在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三百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
  
    杨政林这才意识到,这是苏军周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巡逻队被四面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退路了。
  
    此刻,杨政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抵抗,无异鸡蛋往石头上碰,可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溅它一身黄了。
  
    望着呐喊冲来的苏军士兵,杨政林对身旁的机枪手狠狠挥动了一下手臂,“打!”
  
    机枪手也意识到处境的险恶,紧抱着机枪,将一串串子弹,刮风般扫向扑来的敌人。
  
    巡逻队的战士,虽然伏在地上,但无可依托的地物,且被苏军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间或用冲锋枪还击一下,子弹打在坦克的甲板上,只是迸发出几粒火星,对敌军根本构不成威胁。
  
    此时扬政林的左臂已经被子弹射了个洞,他无暇包扎,不断涌出的血水染红了半边军衣。
  
    现在,他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些什么了。他将报话机从已牺牲的报话员的身上解下来,大声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10公里处遭敌伏击,苏军坦克6辆,步兵300余人……”
  
    这时,空中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杨政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两圈,然后向北折去。
  
    杨政林报告完敌情,最后沉重他说:“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不会出现一个俘虏……”
  
    杨政林扔下话筒,用冲锋枪扫倒几个苏军士兵。正想转身射击,这才发现右腿被炸断了,早已失去了知觉,血水浸透了身下的岩石。
    苏军似乎知道了这一队中国士兵目前处于的孤立无援的境地,马上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坦克导引步兵冲击,而是将中国士兵团团围住,用准确的炮火逐个进行打靶式的射击。
  
    巡逻队马上陷入了拼杀不能,抵抗无望的境地。
  
    空旷的戈壁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有的中国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为苏军射击的目标,尸体上冒着一缕缕中弹后的青烟。
  
    中国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依然顽强地抵抗着。
  
    突然,两颗汽油燃烧弹在中国阵地中间炸裂开来,随着四散喷溅的黑色液油,大火如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红的嘴巴。
  
    火海里,中国士兵在翻滚、扑跌。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伴着血肉被烧焦的腥臭味,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飘散,回旋……。
  
    汉存的两名伤兵爬到了杨政林身边。7班长胡宝杨右眼被击穿,务浆糊了一脸。新战士小王第一次参加执勤,连枪都不会使,手里紧握着一颗未开盖的手榴弹,稚气的脸绒上挂着横七竖八的黑红的血污。他的腿、腹、胸先后中了4弹,军衣与皮肉烧结在一起连扔手榴弹的力气都没有了。
  
    杨政林悲叹了一一声,回身望了一眼祖国的土地,缓缓旋下小王手中的手榴弹底盖,攥住弦扣。
  
    一声巨响过后,阵地上旋即沉静下来。
  
    只有滚滚的黑烟,还在升腾、膨胀,远远望去,如一只狰狞可怖的恶鬼。
  
    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携带轻重武器,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战斗早已结束了。
  
    38具尸体弃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变成了黑炭。方圆几百米的戈壁,仿佛被炽热的开火焚烧过,变得漆黑一片。
  
    大漠孤烟,夕阳惨照,天将倾,地欲堕,黄昏血色,血色黄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