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特征

2024-05-13

1. 统计特征

在研究数据整体的时候,统计特征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数据。
  
  
 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是描述数据的两种概念。
  
 描述一组数据的规律性的量数称为集中量数。它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描述一组评价对象一般水平的量数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几何平均数等。
  
 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符号为M(Mean)。算术平均数是 集中趋势 作主要的测度值,在 统计学 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的基础。它主要适用于 数值型数据 ,但不适用品质数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算术平均数有不同的计算形式和计算公式。其中,算术平均数是 加权平均数 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全相等),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数平均数。两者不可混淆。
  
 简单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设一组数据为X1,X2,...,Xn,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X1+X2+...+Xn)/n
  
 优缺点
  
 算数平均数具备了良好集中量数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1、集中量数
  
 2、反应灵敏
  
 3、确定严密
  
 4、简明易解
  
 5、计算简单
  
 6、适合进一步演算
  
 7、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
  
 1、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2、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1]  
  
         
  
 应用原则
  
 1、同质性数据
  
 2、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考虑
  
 3、平均数于方差、标准差相结合考虑
  
 中数(Median),又名中位数。 对一 组数 进行排序后,正中间的一个数(数字个数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 平均数 (数字个数为偶数)。
  
 中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这个数可能是数据中的某一个,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数。
  
 优点
  
 1、计算简单
  
 2、容易理解
  
 3、不受极端值影响
  
         
  
 缺点
  
 1、反应不够灵敏
  
 2、 受抽样影响较大
  
 3、中数乘以总次数于总数不相等
  
 4、不能进一步代数运算
  
         
  
 应用情况
  
 1、需要快速估算集中值时
  
 2、有极端数据时
  
 3、有模糊不清楚的数据时
  
 众数(Mode),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用M表示。
  
 计算众数的方法
  
 (一)、根据单项数列求众数,不需要任何计算,可以直接从分配数列中找出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就是所求的众数。
  
 (二)、对组距数列求众数。对 众数 的计算有两种公式:
  
 1、上限公式:
  
 
  
                                          
   
  
 2、下限公式
  
 
  
                                          
   
  
 其中:
  
 f表示众数所在组次数;
  
 f-1表示众数所在组前一组的次数;
  
 f+1表示众数所在组后一组的次数;
  
 L表示众数所在组组距的下限;
  
 U表示众数所在组组距的上限;
  
 i表示组距;
  
 优点
  
 1、简单明了
  
 2、容易理解
  
         
  
 缺点
  
 1、不稳定,受分组和样本变动影响
  
 2、反应不灵敏
  
 3、不能进一步做代数运算
  
         
  
 应用
  
 1、需要快速估算一组数据集中值时。
  
 2、数据不同质时
  
 3、两极端有极端值时
  
 4、快速估计分布形体时
  
       
  
 4.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是求一组数值的平均数的方法中的一种。适用于对比率数据的平均,并主要用于计算数据平均增长(变化)率。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1、简单几何平均数:
                                          
 2、加权几何平均数:
                                          
 应用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其中:样本数据非负,主要用于对数正态分布。
  
 3、复利下的平均年利率;
  
 4、连续作业的车间求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差异量数亦称变异量数,又称离散趋势量数,它是 统计学 的基本概念之一,指表示 样本数据 偏离中间数值的趋势的 量数 ,或者说它是反映样本频率分布 离散程度 的量数。差异量数大,表示各数值分布的范围广且参差不齐;差异量数小,表示各数值较集中、整齐,波动的范围幅度小。因此,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可由差异量数得到反映。差异量数愈大,则 集中量数 的代表性愈小;差异量数愈小,则 集中量数 的代表性愈大。所以,考察某种分布的差异量数,还有助于对 集中量数 的理解。
  
 常见的差异量有 平均差 、 方差 、 标准差 、 全距 、 四分差 、百分差等。
  
  
 一组数据( 样本)Xi,i = 1,…,N(1)的平均差公式为下图
  
  
 
  
                                          
 它是算术平均数与各数据距离的平均,有效地利用了信息,能直接很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差异程度。但由于MD(平均数)用了绝对值,难以进行代数运算,理论分析困难,所以运用较少。 
   
  
 
  
                                          
 它是将MD中的距离改为距离的平方得到。方差可有效地利用信息,且能很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这样改变后,虽然不如平均差反映差异那么直接,但避免了绝对值,从而进行数学处理更加方便,应用最广。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在概率统计中最常 
                                          
 全距是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数(measure sofvariation),其 最大值 与 最小值 之间的差距;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之数据。其适用于等距变量、 比率变量 ,不适用于名义变量或次序变量。
  
  
  全距 也称为 极差 ,是指总体各单位的两个极端标志值之差,即:R=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因此,全距(R)可反映总体标志值的差异范围。
  
 百分差与四分差只利用了数据的部分信息,不能进行代数运算,反应不灵敏,但当两极端数据不清楚或数据信息不全时,只能用百分差与四分差。
  
  
 
  
                                          
 
  
                                          
 全距、百分差与四分差都只利用了数据的部分信息,一般是在数据信息不全,平均差和方差及其改进量不能用时选用。

统计特征

2. 数据的基本特征

数据的基本特征:种类、速度、可变性、真实性、复杂性。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据IDC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看起来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在这里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在这里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这里分别从互联网的大数据,政府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和个人的大数据四个方面来描绘大数据已经展现的美好景象及即将实现的蓝图。

3. 统计指标有哪些基本特征?

特点如下:
1、数量性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2、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3、具体性
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

简介: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
如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20亿元等。指标名称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指标数值是根据指标名称的内容所计算的统计数字,同一名称的指标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有哪些基本特征?

4. 统计的特征

数量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社会性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5. 数据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致性:针对企业内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要求主数据的关键特征在各个不用应用和系统中保持高度一致;
识别唯一性:在一个系统、一个平台,甚至一个企业范围内,同一主数据实体要求具有唯一的数据标识,即数据编码;
长期有效性:对主数据在系统中的存储保持长期有效,不建议物理删除;
业务稳定性:主数据本身的属性不会随业务过程的变化而被修改,可以参考融融网上更详细的案例说明。

数据有哪些特征

6. 数据的特征

数据是对客观事件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它不仅指狭义上的数字,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也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例如,“0、1、2…”、“阴、雨、下降、气温”、“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都是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数据的分类
1、按性质分为
①定位的,如各种坐标数据;
②定性的,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民地、河流、道路等);
③定量的,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量或重量、速度等物理量;
④定时的,反映事物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2、按表现形式分为
①数字数据,如各种统计或量测数据。数字数据在某个区间内是离散的值;
②模拟数据,由连续函数组成,是指在某个区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如点、线、面)、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如声音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等。

3、按记录方式分为
地图、表格、影像、磁带、纸带。按数字化方式分为矢量数据、格网数据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选择、类型、数量、采集方法、详细程度、可信度等,取决于系统应用目标、功能、结构和数据处理、管理与分析的要求。

7. 统计方法用哪些"统计特征数”?

1 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参数检验法主要为t检验和 方差分析(ANOVN,即F检验)等,两组间均数比较时常用t检验和u检验,两组以上均数比较时常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法主要包括秩和检验等。t检验可分为单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当两个小 样本比较时要求两 总体分布为 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若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宜用t 检验或非参数方法( 秩和检验)。 
2 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主要针对四格表和R×C表利用检验进行分析。 四格表资料:组间比较用检验或u检验,若不能满足 检验:当计数资料呈配对设计时,获得的四格表为配对四格表,其用到的检验公式和校正公式可参考书籍。 R×C表可以分为双向无序,单向有序、双向有序属性相同和双向有序属性不同四类,不同类的行列表根据其研究目的,其选择的方法也不一样。
3 等级资料的统计方法:等级资料(有序变量)是对性质和类别的等级进行分组,再清点每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到的资料。在临床医学资料中,常遇到一些定性指标,如临床疗效的评价、疾病的临床分期、病症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等,对这些指标常采用分成若干个等级然后分类计数的办法来解决它的量化问题,这样的资料统计上称为等级资料。

统计方法用哪些"统计特征数”?

8. 统计的特征是什么?

统计主要有四个特点:总体性、数量性、整体性、社会性。
一、总体性:
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统计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二、数量性:
统计学的认识力首先表现它以精确的和无可争辩的事实作为基础,同时,这些事实用数字加以表现,具有简短性和明显性。数量性是统计学对象的重要对象特点,这一特点也可把它和其他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
三、整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整体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数量关系。
四、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扩展资料:

一、信息职能:
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的采集、处理、传输、贮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据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
二、咨询职能:
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三、监督职能:
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统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