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半导体几年内能干掉韩国

2024-05-16

1. 为什么都说半导体几年内能干掉韩国

修改了2018年的个别用词,现在虽然国际环境大变,没太多时间修改,先这样了。。。
我是韩国半导体博士,回国985高校教师,个人认为,说半导体几年内干掉韩国纯粹是给自己人希望而已,当然也要看怎么说。下面我简单的分析几点,详细的内容只有上我的课才会说^_^:
半导体产业做的好,最重要的是防震的实验室、高端设备、人才。韩国历史上没有自然灾害,也没地震,自称“上帝是韩国的”,国内难以找到这种地方;就算找到了,高端设备国外对中国禁运,中国能自己研发的话,那国产发动机早比国外牛了;国外的半导体人才都是学生亲自上手做实验,国内因为设备少且质量差,学生还多,所以干脆都是聘的工程师,硕士博士生很难亲自动手,设计的芯片很多都是纸上谈兵,也就搞个理论,真用的话没法用。还有个问题,韩国各大半导体公司基本免费给高校的学生代工,政府按照代工量给他们降税,这样,学生们设计的很复杂的芯片,不想自己动手的(有时一个工序自己做要10个月,最后可能还发现设计失误了),可以拿到与设计高度吻合的便宜芯片(2013年,0.18um工艺,5000元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个政府支持在日本、中国台湾、欧洲都有,但大陆没有。
半导体产业如果真要大力发展,国家要做好既费钱又没成效的阶段,有好的团队且运气好的话,这个阶段大概十年,也就是找到了国外做的并不很好而且自己还有很巧妙可用的idea才行,半导体行业,在产品领域,一种产品基本只有一个公司是挣钱的,剩下的是怀着希望投钱干,但是,十年的过程中,领导2个任期都过了,这个工作没给他产生任何政绩,领导会大力支持么?
个人认为有一个解释方法是可以说马上超过韩国的,那就是中国台湾。韩国半导体卧薪尝胆20多年,终于在2000年后干死了日本,原因是日本地震厉害,实验室的造价是韩国的四倍(韩国的实验室价钱基本与所有设备之和持平),所以日本芯片成本高,被韩国的价格战干死了,临死前,日本首席经济大臣跟韩国进行了谈判,希望保留不到10分之一的半导体芯片公司,让韩国给个生路,因为他们希望技术能够延续下去。韩国答应了,结果日本随手就卖给了台湾,让台湾去报仇,正好赶上在2012年12月,韩国半导体领域发生了一件事,在济州岛开了个半导体全国会议(我也去了,我其实每年都去),这次会议成了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次会上半导体相关的公司、高校、研究所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个问题“10nm以下半导体工艺还继续研究不?”,主要是因为这个尺度量子效应渐渐明显,经典物理基础上的仿真计算都不能保证芯片可靠性了,需要从头研发的内容太多,造价太高,讨论结果是不干了。结果2015年,台积电10nm芯片一出,打了韩国棒子一个响亮的耳光,弯道超车了。当然,这只是工艺部分,在拓扑结构,存储,IC等设计领域,棒子依旧坚挺。
总的来说,希望不能丢,差距还是客观对待。很多科研大佬肯定要这么说,不然国家对这个绝望了的话,怎么给科研经费?反过来讲,科研经费不足,就更不可能追上了,最后芯片成为棒子的暴利产品。所以这些大佬这么说,也是为了国家发展不得已,我们还是要理解、谅解、支持。

为什么都说半导体几年内能干掉韩国

2. 为什么韩国半导体产业如此发达

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引进、合作、自主融合。内部技术与外部技术的整合,是韩国半导体能迅速崛起的一个捷径选择。
现在韩国半导体可谓是辉煌无比,可这辉煌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生存现状
如今,韩国共有400多家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分为元件、设计、设备、材料四类。
大部分中小企业群由设备及材料企业组成,大约总数在100家左右,他们将生产设备或材料销售给元件企业,并与元件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开发。余下300多家主要是部件制造企业,生产相关产品。
构成不平称,存储为主导
韩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垄断局势,市场集中度极高,产业的产品构成非常不平衡。
世界半导体市场以非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和非存储型半导体的比重为35∶65。韩国半导体市场却是以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占到80%以上的比例;非存储型半导体占比,低国产化率也很低只有20%左右,其余80%依靠进口。
存储
三星和SK海力士各居存储器市场第一、二名,营收每年大幅成长。在DRAM、NAND Flash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三星和SK海力士营收仍然维持成长。两企业的营收从2013年459亿美元、2014年541亿美元一路上扬,2015年更是突破600亿美元。

这样难免让人感觉韩国半导体是欣欣向荣,然而,特定少数企业占整体营收90%以上比重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表现。
试想,若韩国存储行业被别国抢了风头,那韩国的半导体必将颓废下去。不免回想一下日本的发展,成于DRAM败于DRAM,我们可以从上两期《芯片世界地图——日本》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随着韩国在存储方面的异军突起,日本半导体在DRAM方面倒下了,所以曾经的霸主地位也易主韩国。而韩国存储业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中国,它指望在存储领域打造其领先位置,现在北京、武汉、晋江等多地开始斥巨资布局存储器芯片研发生产领域。大陆清华紫光集团也间接购并美国NAND Flash业者新帝(SanDisk),致力于进军三星主导的固态硬盘(SSD)市场。
下面看看三星和SK海力士的产品和应用领域。
三星电子(Samsung)
三星电子的半导体生产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内存生产额位居世界第一位,是领导全球的综合半导体企业。在内存, 系统半导体领域,三星拥有世界最顶级的生产设备,并在设计、制造、Foundry等各种半导体生产价值链拓展事业。

主营:DRAM、FLASH、eMMC、MCP、ARM CPU、显示驱动IC、CMOS 图像传感器等

3. 韩国半导体往事:遭美日封杀后跻身世界一流

随着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以及火遍网络的海思半导体的公开信,使芯片技术的国产化,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而韩国由于曾遭受来自美国、日本等先发者的追击,并从零基础成为全球行业内的第一梯队,韩国经验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KSIA)成立于韩国正在实施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的1991年,是涵盖设备、材料、代工、零部件等半导体行业全领域的行业协会,目前 拥有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内的近百家产业链内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国别芯片产业组织之一。
  
 近日,第一 财经 记者亲赴韩国,与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常务理事、芯片设备企业周星工程株式会社(036930.KOSDAQ)CEO黄喆周进行交谈,作为韩国的“第一代”半导体企业家之一,黄喆周说,韩国在半导体芯片产业经历了曲折发展,每一个后发者都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韩国在半导体产品的发展进程中,也有被发达国家封锁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三星在韩国首次提出将开发芯片,并期望通过引入美国镁光、日本三菱等企业的技术,但当时日本三菱得知三星将开发芯片产业时,该公司CEO直接表态“对于GDP水平较低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并不适合”,日美两国对于三星并不配合,甚至美方一度宣布将向韩国生产的半导体施加反倾销关税,并限制韩国芯片对外出口;而施加反倾销关税以后,每生产一片芯片,三星甚至需要倒贴1美元,而直到三星第一代创始人李秉哲去世,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事业部还处在3亿美元的亏损。
  
 韩国一位业内人士曾对第一 财经 记者表示,日、美是最早做芯片的两个国家,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当时三大存储器制造商是美国镁光、日本三菱、日本夏普。
  
 当时三星希望借鉴夏普,但是夏普方面连工厂的面积等基本数据都拒绝提供,三星的研究员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脑子记住某些细节,比如有一位研究员通过自己的手指间距离、身高及步伐数,计算工厂的大概面积及其他参数,(例如)工厂生产线宽为30步、长为222步。曾在三星半导体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向笔者回忆。“不过,这些数据,对于建设一个高 科技 的工厂,显然是不够用的,我们也不可能依靠海外的力量,做弯道超车”。
  
 经过不断的努力,截至2018年底,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大韩系制造商在2018年存储类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4.6%。
  
 黄喆周的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用于制造半导体产品的智能设备的工程企业,现阶段主要生产用于制造芯片所需的CVD薄膜设备(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这种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半导体薄膜,是支撑化学气相淀积工艺的重要一环,供货量仅次于美国制造商,占据全球前三名的位置,而全球目前可以供应该类设备的企业尚不足10家。
  
 作为向LG、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企业供应核心设备的上游供应商,他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韩国的半导体的生产设备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导致虽然生产出芯片产品,但由于源头技术受制于外方,在成本控制力方面大打折扣,因此通过自身突破这种科创壁垒,有利于韩国产业未来提高成本控制力,并在技术发展的过程拥有自主权。
  
 目前,黄喆周所在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联合三星、SK海力士等大型企业,为配合韩国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计划,三星电子将出资30万亿韩元, 培育非存储类系统半导体产业,并以2030年前在全球占领领先地位作为目标,而这也是黄喆周一向主张的内容,他认为少部分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吸引本土人才和资源的“无底洞”,并会选择一条较为平坦的“舒适区”进行投资,而这个舒适区在陷入胶着阶段以后,必将影响产业大局的发展。
     
 因此,在本轮发展提纲中,三星电子将针对LG等其他竞争企业及中小企业开放生态链,并邀请本土企业作为设计及研发方参与;而作为首个具体措施,三星电子或将代工厂向LG集团旗下的Siliconworks所研发的高性能半导体设备进行开放,而此前韩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则主要向TSMC等境外企业进行代工;去年5月,三星电子将其代工业务从系统原有部门中分拆出来,另外设立事业部;根据WSTS的另外一份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台资TSMC占据第一名,达到48.1%,三星电子紧随其后,为19.1%。
  
 对于目前中美贸易争端过程中的技术争议,黄喆周表示,中国近年来技术的增长有目共睹,“我还记得,我刚刚和中国客户打交道,是在2000年代初,当时中国企业在制造芯片的工艺层面,和韩国首发企业,至少相距5代,甚至更多;但目前这个差距,已经缩小至2~3代,双方也有了更多的合作基础。”
  
 黄喆周认为,在韩国本土大企业打造闭环式的生态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加入,使韩国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在获得研发动力的同时,凭借走进巨大的中国市场,获得与全球顶尖企业较量的机遇,“而这种机遇,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黄喆周认为,在本次半导体产业协会和韩国政府共同推出的措施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为此提出企业和顶尖高校共建“半导体学科”,而韩国目前的出生率不断下降,理工专业的人才供给缺乏,如果能够引入中国顶尖大学的人才,再结合韩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半导体研发能力和实战经验,必将能够打造一条可靠且牢固的产业链升级,并造福两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成长。

韩国半导体往事:遭美日封杀后跻身世界一流

4.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何这么强?技术来源是哪里?

韩国半导体崛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正是抓住了日本半导体衰落的时机,由韩国政府主导,以三星为先锋,在当时全球存储器市场一片低迷的行业背景下,进行逆周期投资,奠定了产业基础,为迎来全球存储器这一具有庞大、永恒需求的市场复苏做好了准备,从而逐步发展,并兴盛到了今天。


实际上,韩国的重大产业,都是由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出来的,半导体就是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如电子竞技产业,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提振士气和经济发展,其中央政府看准了电子竞技产业,并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和实施,使得韩国的电子竞技产业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了全世界的一面旗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其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5. 各大代工厂披露半导体价格有意上涨,未来半导体的走势如何?

经过半年多调整后,半导体板块进入2021年后喜迎“王者归来”,国家大基金却突然宣布减持三大半导体龙头,让刚刚有所起色的行情又蒙上了阴影。

1月23日,三大半导体龙头上市公司同步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封测龙头晶方科技(602005.SH)、闪存芯片龙头兆易创新(603986.SH)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龙头安集科技(688019.SH)。
而1月25日上午,受益于业绩超预期,国产半导体封测龙头长电科技最高涨至9.15%。截至发稿,长电科技上涨8.09%。
24日晚间,长电科技公告称,预计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87.27%左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 亿元左右,上年同期净亏损7.93亿元。
长电科技称,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国际和国内的重点客户订单需求强劲,公司营收同比持续增长;公司各工厂持续加大成本管控与营运费用管控,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与晶圆代工厂类似,2020年下半年开始,半导体封测供需失衡,产能相当紧缺。
需求方面,受益于疫情衍生的“宅经济”,终端需求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5G、AI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汽车电子、大尺寸面板、5G及WiFi 6芯片等需求逐步回升。
供应方面,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东南亚开启行动管制,不少海外IDM厂商转单至大陆;欧美地区设备供应商交付延后,导致封测产能短期无法快速扩张。根据信达电子产业链调研,部分海外封测设备商交付周期已延长至7个月之久。
机构仍持续看好半导体行业
统计显示,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共25家,其中22家为前十大股东,6家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其中,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北方华创总市值均超千亿,兆易创新接近千亿(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市值988.84亿)。
这些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9家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除个别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外,多数取得了正增长,且增幅喜人。长电科技(600584.SH)预计实现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13倍;华润微(688396.SH)预计净利润9.22亿元到9.62亿元,同比增长130%-140%;北斗星通(002151.SZ)预计实现净利润1.4亿-1.55亿元,也创下历史新高。
从半导体个股的走势看,国家大基金的投资均实现了良好回报;同时按预期有序退出,也是为优化投资结构,且大基金手中仍持有大量股份。

各大代工厂披露半导体价格有意上涨,未来半导体的走势如何?

6. 中韩的半导体企业将在明年打响“全面战争”吗?

据报道,11月22日,韩国媒体称,随着长江储存武汉3d闪存工厂以及晋江、合肥dram内存工厂的陆续投产,中韩的半导体企业将在明年打响“全面战争”。

据报道,中国正在半导体领域投入巨量资金奋起直追。报道援引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的统计数据称,从今年到2019年,中国(大陆)境内处在建设当中的半导体工厂就达到了15家,比韩国(3)、日本(4)、台湾地区(7)加起来都要多。在投资规模方面,中国2015年在半导体设备的投资额就已经位居世界第四,到了明年,中国的投资额将占全球投资额的21%,仅次于韩国。
报道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的最强动力就是政府的支持。“朝鲜商务”援引《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内容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预计在2020年要将集成电路的自给率提高到40%,到了2025年则提高到70%。为此,中国政府和金融界筹集了庞大的资金,报道援引华尔街日报的推测说:“仅是中国为支持半导体产业而设立的基金,就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

具体到单个工厂,“朝鲜商务”称由清华紫光旗下的长江储存在武汉建造的3D nand闪存工厂预计于明年第二季度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其生产的32层nand闪存距世界先进水平也只有三年的差距。而其他例如晋江的dram内存厂、合肥的dram内存厂,预计到了明年下半年也会进行试产,如无意外,年末即可量产。
不仅如此,报道还称在半导体的设计领域,全球50大设计公司中有11家是中国公司,在代工领域,中国也有着世界第五的水平,即便是韩国向来处于强势地位的存储器市场也面临着中国的冲击。
另外,中国在人才上也奋起直追。报道称,此前已经有前台积电、三星的超级技术专家梁孟松被中芯国际挖去,之后又有联华电子的50名工程师被中国企业一并召走。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常务安启贤表示:“中国为确保半导体技术人才,正在以美日韩三国为对象展开全方位的招聘。”

台积电出身的梁孟松从三星跳槽中芯一事引起过各界的巨大关注视频截图
“朝鲜商务”网站忧心忡忡地指出,最关键的在于中国国内对于半导体有着巨大的需求。一旦中国自己的产品出来,那么就会有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一大批中国企业为它买单,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可以借此轻松拿下中低端市场。这对半导体出口占了总出口16%的韩国来说,是致命的。

7. 日韩半导体产业发达,若疫情升级,将来电子产品会涨价吗?

我认为将来电子产品会涨价。
首先,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日韩的疫情已经升级了。我是一月的时候在韩国购买口罩,那时候我国的口罩几乎断了,但韩国还是出口国,有大批量的口罩,不过现在来看,日韩疫情升级了,基本上很多人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门,我认识一位韩国的留学生,他告诉我韩国目前虽然没有大幅度的爆发,但每个工人的警觉性已经提升不少,有很多电子产品公司也面临罢工的风险。其实日韩的情况和一月份的中国很相似,都有着极大的潜在病例风险,而他们目前还不认为这是一场大病,所以最终遭殃的还是日韩的大批工人,我认为目前的疫情已经对日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就拿口罩来说吧,一个电子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大概需要消耗三个口罩左右,一些跨国的大公司更是有着几万人工作,他们每天就需要消耗十几万个口罩,按照现在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一个口罩成本就在三块钱左右,那企业每天就白白亏损几十万元。为什么说是亏损呢?因为电子产品做出来并不是立刻就能卖出去的,他需要等待市场的行情和国家批准才能正式上市,所以在赚不到钱的情况下,企业还要给员工免费发福利,发工资,可见未来几个月内电子元件就会上涨。
接下来说一说哪些电子产品涨幅最大。前面我们计算了每日企业需要额外支付的费用,拿这些费用平摊到电子元件上面,必然是低成本的电子元件涨价最快,高端的产品虽然也会上涨,但平均一下之后,涨价百分之几也不算什么了,毕竟可以算在价格波动内,我认为cpu和主板登电脑物品不会上涨太多,而一些低端的电子玩具,电容电阻等元器件会涨价很多。

日韩半导体产业发达,若疫情升级,将来电子产品会涨价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