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题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2024-05-13

1. 高二历史题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案  背景:北宋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等等 教材好像就介绍这两种。评价: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评论中是被基本否定的。按照传统的评价,王安石变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有问题,引起激烈的“党争”所以导致北宋的灭亡。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转机出现在近代,当时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使商鞅、王安石等都得到肯定的评价。

  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财政的亏空迫使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除了缴纳名正言顺的“两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同时,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庆历三年(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历经一年即告失败,并未改变这一严峻形势。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成效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积贫局面的改变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31-32]   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33] 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积弱局面的改善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裁兵法提高了 军队士兵素质;裁兵法提高军队士兵素质,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军器监法增加了武器的生产量,质量也有所改善。[7] [2] [34]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35-36]
  弊端
  变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导致国富民贫,而这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而且新法实行也过于急进。
  变法在当时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史称,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1072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

高二历史题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2. 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王安石变法没有形成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集团。也就是缺乏坚定的维护他变法新政的力量。

为什么要变法?因为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了。那么变法本身就是要剥夺旧集团的利益,使之转向与国有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遭到旧集团的强烈反抗。要镇压这种反抗,就需要有新的,符合国家利益方向的新集团来进行对抗。青苗法,募役法,水利法,受害者几乎全面覆盖官吏和大地主,而受益者仅仅为抽象的“官府”和“民众”。当官吏和大地主们反抗时,“官府”和“民众”谁能站出来坚定的支持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正确的,但是他在政治上是幼稚的。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宣传到位(即告诉大家要以国事为重),就可以教化旧既得利益集团乖乖吐出既得利益。还认为只要用简单的行政手段就可以压制下面的所有反对者(即严格考核新政实施情况,把持官职升降)。其结果就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遭到故意歪曲。则比如青苗法,没需求贷款的他也强制贷款。再比如募役法,故意提高户等,把穷户定成中户,中户定成富户。旧集团的人如此做是为了诋毁新政,而以考核新政为标准衡量官员,又吸引了一大批投机者也如此做借以谋求升迁。(就如同今天以GDP为标准一样,结果大家都懂的,各种烂政烂策,杀鸡取卵之举数不胜数,反正只要自己当前GDP光鲜能升职,屁股后面留下的烂摊子再大他也不管。)

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为什么王安石下台了,变法就完蛋了;而商鞅被杀了,他的变法却还能成功?因为商鞅不是一个人在变法,商鞅先改革军功,造成了一大批新军事贵族,掌握了军事力量后,在军队的支持下,他接着改革井田,又造成了一大批新地主,这样从军事到经济,他背后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新既得利益者,商鞅虽然死了,可新地主和新军贵还活着,对他们来说,新政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支持新政,就是支持自己。旧势力好不容易熬到秦王死了,撺掇新王杀了商鞅,结果发现新集团从军事到经济已经结为一体,牢不可破,自己无力对抗了。

所以说一个变法要成功,关键在于三点。第一,这个变法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越变越穷之法不可能成功。第二,变法必须要形成以新政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推崇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者不可能成功。第三,必须有长期的权力支撑,给新集团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起来。

3. 一个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

这体现了王安石“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改革科举 
1、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2、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一个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

4. 中国历史: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这些疑问,你曾想到过吗


5. 历史题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一、青苗法。这个办法是他在鄞县试用过的,现在拿来推广到全国实行。 
二、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三、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民户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四、方田均税法。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 
五、保甲法。政府把农民按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是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编入军队打仗。   变法的结果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被罢废。
  1、进步性: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在封建社会公然打出理财口号,有其进步意义 。
  2、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3)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与变法理论完全不符的现象,如青苗法出现了抑配,变成了用超经济强制搜刮人民
  失败的原因:
  1、变法本身存在极大弊端,被贪官污吏利用,成为其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这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用人不当,使得许多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成为变法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只不过是打着变法的幌子为自己谋求利益;
  3、失去民心。具有极大纰漏的新法加重了广大劳苦人民的负担,使老百姓深受其害;(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4、在新法扰民害民的情况下,普通知识分子对王安石的新法产生敌视;
  5、目睹了改革的失败,北宋的精英分子开始反对变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激烈;
  6、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但这一点对变法的失败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7、在变法期间,北宋王朝遭到了两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难;(这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的两次罢相并严重动摇了改革派对变法的信心)
  在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全面废除新法,宣告了变法的彻底失败。
  (注意,失败的原因并不包括两宫太后的干预及宋神宗信念的摇摆)

历史题 王安石变法

6.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

1、两人私交很好。

2、把王安石定位为正面人物我没意见,但是司马光绝对不是反面人物。

3、两人之间不是正邪之争,就是意见不一样而已。就像医生会诊,有的说该吃药,有的说该打针,你不能说说吃药的是你的朋友,说打针的就是想谋杀你。反对王安石变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4、王安石触动的不仅仅是贵族利益,他也触动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的很多措施是理想主义,根本就行不通的(比如,青苗法,妄想让政府行使银行的职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还有,王安石的用人也很成问题,过于急功近利,把政争逐渐引向党争,对国家破坏的作用更大。

5、宋神宗一直支持变法,但是后期对王安石本人逐渐产生疑虑,后代的宋朝帝王一直都想变法,因为宋朝“冗兵、冗官、财政支出庞大、行政军事体系效率低下”这些问题每一个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每一个帝王都感觉到了。

6、支持和反对王安石的人正史中很多,支持他的主要是吕惠卿,统称为“新党”;反对他的自然主要是司马光,统称为“旧党”。

7、蔡京支持变法,但是他支持变法更多的是为自己捞权,而且上台之后基本不办好事,所以一直把他视作奸臣。比如现在国企改革,支持国企改革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好人,他可能是为了在改革中谋求“国企私有”,可能是窃取国有资产等等,所以以政治立场划分人物并不全面。

综合来说,宋朝君臣都意识到了必须做些什么以改变国家财政失衡的问题。王安石给出的药房就是“开源”,就是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创收,做生意、搞贷款等等,不需要提高税收就可以创收;司马光则认为应当“节流”,就是节约,认为政府创收就是与民争利,就是苛捐杂税。

两者各有利弊,历来对他们的政策也是争执不休,但是一般都把王安石当成奸臣,至少也是一个执拗的人,建国后逐渐对他翻案,把他定为正面人物,现在史学界脱离意识形态窠臼以后对他的评价也有反复。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司马光的节约的政策是非常保守的,最好的情况也是让政府财政不死不活;王安石的政策极具现代眼光(比如宏观调控、平抑物价、贷款、以民兵代国防军等等),可惜很多流于理想主义。我们只能说,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人都是正人君子,都是尽心尽力想治好大宋这个病人的医生,在那个时代也是非常好的医生。

7.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

1、不是。司马光之所以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仅仅是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在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真君子
2、不对。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
3、不能这么说。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实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侧面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还是老练稳健的。 
4、如果利益集团反对的声音占上风,皇帝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弄不好会被推翻,这个有先例
5、绝大部分人都反对变法,即使有支持者,那也不是真心的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问题?

8. 几道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高二历史题

第一题:你的问题存在一点问题,此次战役北宋并未战胜,只是辽的将领被射杀,加之真宗被迫御驾亲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作战开始有利于北宋一方.至于为何要签订条约,这是与北宋统治政策分不开的.北宋初年太祖太宗的几次对辽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使得北宋统治者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在挑战辽,于是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得上到皇帝,下至百官均主张求和,主和派明显占优势.     在者,北宋吸取唐末藩镇教训,重武轻文实行文治,在一个文人占优势的朝廷势必多了一些书生气,多了些内敛,都希望以和为贵.
第二题:农田水利法    法家思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