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得最高奖的人是谁,是做什么的?

2024-04-29

1. 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得最高奖的人是谁,是做什么的?

2012年最高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得最高奖的人是谁,是做什么的?

2.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谁?

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1920年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获得国家五百万的二十二位科学家

是两位吧。
1月9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获得国家五百万的二十二位科学家

4. 中国科学家首获世界奖金最高科学奖,这个中国科学家叫什么?

一九七九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九八0年至一九八一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一九八一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一九八五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一九八七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一九八八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一九八九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九九一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一九九三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一九九五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一九九六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一九九七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一九九八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一九九九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5. 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两个人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
  2、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
  其中一等奖是多光子纠缠干涉计量学。(潘建伟团队)
  3、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
  其中一等奖是南昌大学衬底LED项目。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
  公布的获得特等奖的两项分别是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及应用和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冲村宪树(日本),叶甫盖尼·维利霍夫(俄罗斯),彼得·史唐(美国),维尔特·伊恩·利普金(美国),卡洛·鲁比亚(意大利),约翰尼斯·弗兰肯(荷兰)。

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两个人

6. 荣获最高科技奖的人都有谁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22位获奖人登上了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
2000年度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半导体技术奠基人(2005年逝世);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2006年逝世)。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
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2008年逝世);
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4年度
最高奖得主空缺。
2005年度
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2013年逝世);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
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
2007年度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2013年逝世)。
2008年度
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2012年逝世);
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2009年度
谷超豪,国际盛誉的数学家(2012年逝世);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获奖年龄80岁。
2010年度
师昌绪,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
王振义,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
2011年度
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吴良镛,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12年度
郑哲敏,国际著名力学家;
王小谟,中国预警机的奠基人。
2013年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2014年
于敏,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7. 2001至2011共有哪些科学家获得500万奖金 写两个 一个两百字 急!!!!

这个真不知道……还写100字:-O
我只知道一点         师昌绪王振义获最高科技奖 各获得500万奖金成为该奖的第17位和第18位得主

各获得500万

分别为材料科学家和血液专家

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两位院士荣获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该奖的第17位和第18位得主,并各获得500万元。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人物介绍

师昌绪

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战机发动机材料出自他的手

历史闪回1975年,贵州170厂四面漏风的工棚里,住进一个总是笑呵呵的老头。他和工人们一样,每天喝水管里放出来的浑水,排队买发霉的大米、玉米和地瓜干做的混合饭,喝那些连酱油都没有的南瓜汤。

人们一开始认为,他只是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制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大行家——师昌绪,他和空心叶片的生产基地一起从沈阳转移到了贵州。

一位曾和他一起在贵州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说,那种饭菜“如不耐心和用力去嚼,无法下咽。可是师先生毫无怨言,而且非常乐观。”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师昌绪从原料的准备到验收标准的制定,都亲力亲为。

最后,这种工艺复杂的空心叶片的成材率远远超过了该厂原来生产的实心叶片。

上世纪,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后,研制出一种用于涡轮盘的铁基高温合金761,该合金的屈服强度高,并可在700℃长期工作,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市。血液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挑战白血病治愈率过九成

1959年,当王振义开始负责白血病病房的工作时,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病房工作,可短短半年,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不治离世。他深知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清贫与寂寞常常是科学家最好的朋友。1978年,重返临床后,他决心再次挑战死神。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在综合了国内外、学科内外各种治疗方法后,王振义在1986年的时候,让一个5岁小女孩摆脱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姑娘至今存活,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逾九成。

历年得主

●2009年谷超豪(著名数学家)

1973年,用极其简陋的电子计算机有效地进行了“球、锥形等飞行器超音速有攻角绕流的气动力计算”等。孙家栋(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2008年

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

徐光宪(著名无机化学家)

1976年他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并在全国推广,把我国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成功开发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等,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

历时45年,编辑完成了《中国植物志》,该书记载了301科、3409属、31155种植物。●2006年

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1956年,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经过20年的努力,他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

●2005年

叶笃正(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吴孟超(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从1958年起,他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

●2004年空缺

●2003年

刘东生(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20世纪80年代,他的研究成果使黄土、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王永志(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1978年,他在第一设计部成立了以航天飞机为主要对象的跟踪研究小组,并亲自领导,为载人航天前期准备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

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主持完成了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取得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特别是90年代,他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三千亿次以上。

●2001年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从1981年开始,他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

黄昆(著名物理学家)

上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2000年

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

1977年首次发表定理的机械化证明的论文,由此开辟全新的方向。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
就这些……

2001至2011共有哪些科学家获得500万奖金 写两个 一个两百字 急!!!!

8. 荣获2015年度中国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是谁

  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包括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叶笃正、吴孟超、吴征镒、闵恩泽、谢家麟,等。

  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学家获得最高科技奖;2004年度,最高科技奖首次空缺。

  2015年度最高科技奖为何再次空缺?

  “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

  据介绍,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据该负责人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国家科技奖一直遵守‘宁缺毋滥’的原则,最高科技奖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该负责人介绍,最高评审委会的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今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可能会成为常态。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最高奖?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后的时间里,她还参加了青蒿素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充分证明了抗疟疾的有效性。

  其实,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这年9月,美国拉斯克基金会把当年的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拉斯克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屠呦呦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在2011年的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这样评价屠呦呦: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她荣获拉斯克奖后,不仅蜚声国际,在国内也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致贺信: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

  “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