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介绍

2024-05-15

1. 徐霞客的介绍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1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2。“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3,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4《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的介绍

2. 徐霞客介绍 徐霞客简介

1、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2、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3. 徐霞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所留下来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他为了更加了解祖国的山水,以一腔爱国热情,用三十余年的时间游遍了祖国各地。可以说,徐霞客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真正“爱国者”。  说到徐霞客的爱国,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爱国”。爱国并不是我们口头上所说的,爱国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不管做什么,只要对国家、对百姓有益的都应该是爱国的。  之所以说徐霞客“爱国”主要是说他与其余士子对爱国的概念有所不同。在当时的封建王朝,“国即朕”、“家天下”国家就是皇帝的,所以在当时“爱国”就是忠于帝王。而徐霞客的”爱国”就不只是忠君,更是对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热爱,所以说徐霞客的爱国已经超出了“忠君”的思想,即“君是君”、“国是国”。把君和国分开对待,如果是明君可以说:“爱国就是忠君”;但如果是昏君的话,就不能愚忠,当把“国”的利益放到首位。  徐霞客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这些对徐霞客来说,他的“爱国”已经不是对皇帝的忠诚,他把“爱国”转变为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了解。我们说,如果一个人连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没有进行很好的了解,我们怎么才能相信这个人是真正的爱国。爱国并不是仅仅只在嘴上说说的。我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去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徐霞客的“游”并不是像其他人的“游”。除了他早期的名山游之外,其西南游更像是一次科学考察。  此外,他游的路线也不想其他人的游历路线。徐霞客的游历路线基本上都是一些边远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他亲眼看到了当地百姓的艰苦生活和土司的相互征伐,以及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在看到这一切,他对土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得出:“土司糜烂人民,乃其本性,而紊及朝廷之封疆,不可长也。诸彝种之苦于土司糜烂,真是痛心疾首,第势为所压,生死惟命耳,非真有恋主思旧之心,牢不可破也。其所以乐于反侧者,不过是遗孽煽动。其人不习汉语,而素昵彝风,故勾引为易。而遗孽亦非果有殷之顽、田横之客也,第跳梁伏莽之奸,藉口愚众,以行其狡猾耳。”明确指出,广大人民对土司的深恶痛绝。他们之所以跟随土司发动叛乱是因为他们不懂汉语,又习惯于本族的风俗。所以他们易于受到土司的愚弄,从而参加叛乱,并不是留恋土司的统治。并且坚决支持国家的“改土归流”。另外他又对朝廷对西南的不闻不问表示愤慨。他说:“朝廷于东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独西南彝也。”  在云南,他也考察了腾越的“三宣”、“六慰”指出“昔蛮莫、猛密具中国之地,自万历二十二年金腾戚道立此八关,于是关外诸夷,俱为阿瓦所有。”最后得出:“大概‘三宣’犹属关内,而‘六慰’所属,俱置于关外。”虽然“六慰”以属关外,但仍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分华、夷之界。”  通过这些考察,他对边疆出现的这些割据和领土的丢失表现出愤怒和无奈。但他毅然对这些进行了记录。并指出寸土不能丢。这些都可以看出了徐霞客的爱国情操。此外,在他游历的同时,也把一些在山中和被人所遗忘的名人碑刻和诗词都保留了下来,对后人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资料。保存了一批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还有对岩洞和对江河的考察等等。他用自己的笔和纸诉说着他的爱国。  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徐霞客对祖国的热爱。他把这些热爱都落实在了行动上。对山水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无不表现出徐霞客的爱国精神。

徐霞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4. 徐霞客是个什么样的人?

徐霞客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从旅游的角度看,其对壮游山水的全身心投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的旅游文学经典巨著,是其所有成就中的高峰。
随着徐霞客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旅行家的出现,旅游才正式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迅速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生活之中,并从士大夫济世人生的附庸生活中独立了出来,步入迅速发展的时代新轨道。因此,《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主要成就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长江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

5. 徐霞客是个什么样的人?

徐   霞   客
                     简  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是个什么样的人?

6. 徐霞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所留下来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他为了更加了解祖国的山水,以一腔爱国热情,用三十余年的时间游遍了祖国各地。可以说,徐霞客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真正“爱国者”。  说到徐霞客的爱国,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爱国”。爱国并不是我们口头上所说的,爱国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不管做什么,只要对国家、对百姓有益的都应该是爱国的。  之所以说徐霞客“爱国”主要是说他与其余士子对爱国的概念有所不同。在当时的封建王朝,“国即朕”、“家天下”国家就是皇帝的,所以在当时“爱国”就是忠于帝王。而徐霞客的”爱国”就不只是忠君,更是对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热爱,所以说徐霞客的爱国已经超出了“忠君”的思想,即“君是君”、“国是国”。把君和国分开对待,如果是明君可以说:“爱国就是忠君”;但如果是昏君的话,就不能愚忠,当把“国”的利益放到首位。  徐霞客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这些对徐霞客来说,他的“爱国”已经不是对皇帝的忠诚,他把“爱国”转变为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了解。我们说,如果一个人连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没有进行很好的了解,我们怎么才能相信这个人是真正的爱国。爱国并不是仅仅只在嘴上说说的。我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去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徐霞客的“游”并不是像其他人的“游”。除了他早期的名山游之外,其西南游更像是一次科学考察。  此外,他游的路线也不想其他人的游历路线。徐霞客的游历路线基本上都是一些边远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他亲眼看到了当地百姓的艰苦生活和土司的相互征伐,以及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在看到这一切,他对土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得出:“土司糜烂人民,乃其本性,而紊及朝廷之封疆,不可长也。诸彝种之苦于土司糜烂,真是痛心疾首,第势为所压,生死惟命耳,非真有恋主思旧之心,牢不可破也。其所以乐于反侧者,不过是遗孽煽动。其人不习汉语,而素昵彝风,故勾引为易。而遗孽亦非果有殷之顽、田横之客也,第跳梁伏莽之奸,藉口愚众,以行其狡猾耳。”明确指出,广大人民对土司的深恶痛绝。他们之所以跟随土司发动叛乱是因为他们不懂汉语,又习惯于本族的风俗。所以他们易于受到土司的愚弄,从而参加叛乱,并不是留恋土司的统治。并且坚决支持国家的“改土归流”。另外他又对朝廷对西南的不闻不问表示愤慨。他说:“朝廷于东西用兵,事事如此,不独西南彝也。”  在云南,他也考察了腾越的“三宣”、“六慰”指出“昔蛮莫、猛密具中国之地,自万历二十二年金腾戚道立此八关,于是关外诸夷,俱为阿瓦所有。”最后得出:“大概‘三宣’犹属关内,而‘六慰’所属,俱置于关外。”虽然“六慰”以属关外,但仍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分华、夷之界。”  通过这些考察,他对边疆出现的这些割据和领土的丢失表现出愤怒和无奈。但他毅然对这些进行了记录。并指出寸土不能丢。这些都可以看出了徐霞客的爱国情操。此外,在他游历的同时,也把一些在山中和被人所遗忘的名人碑刻和诗词都保留了下来,对后人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资料。保存了一批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还有对岩洞和对江河的考察等等。他用自己的笔和纸诉说着他的爱国。  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徐霞客对祖国的热爱。他把这些热爱都落实在了行动上。对山水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无不表现出徐霞客的爱国精神。

7. 徐霞客的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614.htm

徐霞客的简介?

8. 徐霞客是

明朝人探险家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