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中起了什么作用?

2024-04-28

1. 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中起了什么作用?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自由农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就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反抗斗争更加激烈了,1860年农民骚动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俄国的政局大体上仍保持稳定,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的时期走向新时代。

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中起了什么作用?

2. 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

    (1)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农奴制的束缚。(2)观点总体客观。“1861年2月19日被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所以被称为“解放者”。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甚至还保留了大量农奴制度的残余,所以遭到暗杀。但这场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历史的进步。   

3. 促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有哪些

1、农民处境悲惨,农民起义不断发生。18世纪后半叶爆发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普加乔夫起义。2、俄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日益排挤落后的农奴制关系,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并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全部社会问题都是围绕着农奴制危机而展开的。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二世都曾成立改革委员会,提出农奴改革的方案。19世纪50—60年代农奴制危机异常尖锐,出现革命形势,统治阶级日感废除农奴制的迫切性。1861年2月19日(俄历)由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最终废除了农奴制。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是资本主义关系在俄国确立的标志。

促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有哪些

4. 亚历山大二世在1855年就开始谋划废除农奴制的背景是什么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5. 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要废除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开始于15世纪,到17 世纪全面确立在1861年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废除。亚历山大是俄国农奴主的总代表,他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呢?

俄国的农奴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在农奴制野蛮统治下,广大农奴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农奴主的残酷压迫,正是在农奴斗争的推动下,俄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在农业中普遍实现了机器生产,在工业中,机器也在许多部门代替了手工劳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但是,农奴制的存在成为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废除农奴制成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要求。俄国农奴制的废除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
1853年,沙俄为了同英法争夺中近东地区,挑起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进行了3年,落后的农奴制俄国被打败,促使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奴起义和骚动到处发生。同时,国家财政赤字迅速增加,沙皇统治陷入严重危机之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如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都起来抨击农奴制度。1856年,在内外交困中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深感农奴制无法继续维持,他对贵族们说:“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不改。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要比从下面自行废除来得好。”

1857年1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召开了农民事务机密委员会,亲手拟定农民解放方案。但是各地农奴主为维护自已的利益,对方案吵吵嚷嚷,莫衷一是。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农奴制改革法令并签署了改革农奴制的特别文告。其中包括《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赎地法令》等17个文件。在这些法令和文件中宜布,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取得份地和宅旁园地时,须向地主和政府交纳高额赎金。
结果,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为便于统治这些“自由”的农民,把农民组织在原有的村庄中,实行连保制,设立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吏,防止农民造反。到1866年,解放农奴的法令推行到全国各地,共解放1100多万农奴。俄国农奴制基本废除了。

废除农奴制在俄国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此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这次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在俄国保留了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这些封建制成份,因而到19世纪末,俄国发展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要废除农奴制?

6.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评价他所发动的农奴制改革的作用
 
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1.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俄国历史近代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3.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7.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自由农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就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反抗斗争更加激烈了,1860年农民骚动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俄国的政局大体上仍保持稳定,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的时期走向新时代。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8.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统治者发动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稳定,无论是封建统治还资产阶级统治均不例外,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其二,当然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所以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