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后的汉族是怎么恢复过来的!

2024-05-16

1. 五胡乱华后的汉族是怎么恢复过来的!

南方的汉族没有受到影响,始终是汉族政权。
北方,一方面,胡汉杂处,鲜卑汉化。虽然很多人否认,我倒觉得这是汉族的光荣,异民族都放弃自己的民族,而规划到汉族的行列,不也是汉族文化的强大吗。
另一方面,北方的大的汉族家族结成氏族,具有强大的实力。不管是哪个民族当政,都会借用氏族的力量。以至于后期,氏族血统甚至比皇族血统还高贵。例如唐朝,李唐政权极力与几大氏族联姻,而且几大氏族都不愿以胡化了的李唐贵族联姻。唐朝初期的主要大臣后宫都出自几大家族。他们不仅控制经济,还影响政治,甚至拥有武装。这样汉族文化和血脉得到了延续。

五胡乱华后的汉族是怎么恢复过来的!

2. 北朝的汉人家族例举

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北方汉人比例2008-07-06 10:13据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汉朝时期,全国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以公元2年为例,当时诸州总户数为1235.6470万户,总人数有5767.1401万口。这些都是赋税户口数字,基本上是汉人,极少数是编入户籍的边郡少数民族。 
公元157年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公元265年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 
以农为生的汉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只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还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西晋的北方汉族人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北方故土。魏晋时期,汉族为了加强对胡族的控制,利用他们充当兵丁及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如曹操安置并州匈奴五部于太行山西至汾水流域。晋武帝时,迁“杂胡”二十余万口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鲜卑族中的一部分迁到雍、凉二州及陇西一带;氐、羌族则被迁到关中的泾渭流域。这些入迁的民族多以其游牧经济代替了当地的农业经济。 
十六国时期,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汉武帝在甘肃西部设置河西四郡,移入28万汉族人,永嘉乱后又有大量中原人逃难来此,而来到这里的匈奴、鲜卑则显得微不足道; 
鲜卑慕容氏采取安辑流民,设置侨郡,发展农业生产及接受东晋封号等政策,使黄河中下游相当数量的汉人往往合族迁到辽宁。并州匈奴五部,共有三万户,入塞匈奴人口当有数十万,刘渊据离石起事时,二十天就聚众五万,足见匈奴人数并不少。刘氏建立汉国和前赵国,匈奴成为统治族,五部以外的匈奴人和杂夷自然前来归附。刘氏政权崩溃后,匈奴人失势,他们和大量汉人杂居,也就逐渐合并在汉族里。羯人(匈奴中的吐火罗部落)石勒立后赵国,都襄国(今邢台县)。计石勒前后掳获民户在3万户以上,氐羌约20万落,不用户或落计数的人口约有4万人。石虎都邺,前后掳获各族人有数十万户,人口多至数百万。石勒石虎号羯人为国人。冉闵灭后赵,杀邺附近国人20余万人。羯本是小族,亡国后未被杀死的6万羯人,在中原很快地并入汉族。鲜卑慕容廆建立前燕都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收容汉士族和流民数万家,人数比慕容部人多若干倍,因之,慕容部人汉化较深。 
前秦苻坚灭前燕,迁鲜卑4万余户到长安。经过17年,西燕慕容恒率鲜卑男女40余万口离长安。这个数十万人的鲜卑慕容部,最后还是在河北并入汉族。氐人(羌族的一支)苻坚建前秦国,都长安。40万氐族人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失败后,迁居关东的氐人逐渐并入汉族。羌族属于藏缅族群,与华夏族乃同一祖先。羌人姚苌建后秦国,都长安。姚氏政权崩溃后,羌人逐渐并入汉族。451年,魏太武帝攻宋盱眙城,给宋守将臧质信里说,“攻城东北面的是丁零与匈奴,攻南面的是氐、羌。你杀死丁零,可减少我常山、赵郡的叛乱;杀死匈奴,可减少并州的叛乱;杀死氐羌,可减少关中的叛乱,你杀他们,对我没有坏处。”足见在魏太武帝时,这些族还保存着,并且遭受鲜卑人的歧视和虐待。他们的境遇,可能比汉族人更恶劣,特别是魏孝文帝迁洛华化以后,汉人地位比以前高了些,这些族势孤力弱,被迫加速他们的融化过程,是可以想见的。到魏末年,十六国时那些旧族名,在黄河流域已经很少见了,只留下汉族与鲜卑拓跋部的对立。532年,高欢与尔朱兆大战,呼衍族是匈奴人,高欢高敖曹都把他看作汉人,大抵十六国时旧族,到魏末年才融化完毕。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 

永嘉乱后,中原汉族士族采取自保措施。 
第一,抟聚宗族乡党、部曲、门客及流民等,择形势险要之地建筑坞堡以自卫。世族豪门的依附民不交租税不服徭役,不是国家编户民;其时还有很多既不归国家编户、也不在世族豪门家籍的流民。很多不堪胡人官府统治的汉族人依附民、流民都依附于世族豪强。 
第二,依附胡族政权以求庇护。 
(1) 胡人政权有不少慕华的君主,如刘渊、刘曜、石勒、苻坚等,积极延揽中原士族以安定政治①继续采用九品中正制度,同时也给予士族相当的优遇②承认士族的权益,如石勒清定九品、慕容宝定士族旧籍、苻坚复魏晋士族③从永嘉末年以来,留在中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河东裴氏等家族声望提高,无论出仕与否,都成为胡族政权必须依赖或拉拢的对象。 
(2)中原士族不因战乱而没落,反而对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一定的功效,如:张宾 -石勒、王猛-苻坚。 
(3)并非人人都乐于为胡族政权效命,如范阳卢谌虽深受石勒宠信, 但死后的墓碑上只保留晋朝官衔。 
中原汉族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差异:①处异族统治下,必须广纳、吸收各种力量以壮大实力,故透过婚姻、仕宦的途径,互相合作;②对同族常抱怜恤救济的温情,家族组织易趋于团结,倾向“大家族制”,较重视家族伦理;③重视经术,希望透过政治参与,改变胡族政权,延续中原文化于不坠,并有勉力功业,提高自身政治地位,扩大政治势力的目的;④在日常生活方面,因处境较为艰困,故风气较南朝士族为俭朴。 
永嘉乱后,北方陷于混乱,大小世族豪强都筑坞堡自卫、拥兵自守。他们对于胡人的统治,或依附或对抗,胡族中央对他们的存在予以承认。 
永嘉之后,北方流民(侨人)为躲避北方战祸而大量南迁,这次南迁对中国人口版图的划分是具有重大意义。当时侨人的数目,据说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那么以侨人数目90万计算东晋的人口为540万。实际数目则应该大于此,因为部分侨姓士族对户口的隐瞒掩盖由于士族权力的进一步上升而变本加厉。 
在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之前,繁华的中原地区山头林立,立国时短的军阀们根本无暇好好的整理一下户籍。前凉前燕、前秦稳定时期北方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可观的。符坚着手统计户口,得出北方人口约1600万。但是此时的户籍工作没有把“编户”以外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五胡民族)约400万人口计算在内。由于胡人之间打仗不全部征汉兵,民间汉人恢复增长,中国人口恢复到3128万,其中东晋人口665万、北方汉族人1970万、北方胡族493万。淝水之战后北方再次陷入混乱,战争愈发残酷。而南方刘宋大明八年治下人口670万,加上各种缺漏少报,实数在750万。 
北方在北魏统一以后,人民得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从事生产,魏孝文帝又实行均田制等改革措施,黄河流域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洛阳、邺、长安又恢复了繁荣,北方人口当然也是在持续增长。今学者多以《魏书》为根据,判定北魏最盛时人口约3200万。 
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800万,北朝汉族3200万,混血儿640万,鲜卑杂胡600万。 


4.鲜卑族的汉化 
为了充分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也可以摆脱柔然威胁,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20万,自平城迁都洛阳。这些人连同家属和奴隶,总数当不下100万人。此后,鲜卑分成迁洛阳和留住(留住在平城一带和六镇)两部分。迁洛部分到六镇内迁时,大体上已汉化完毕。一个统治族前后不过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统治族里,这是魏孝文帝坚持融化政策的结果。他希望永久保持拓跋氏政权,也就不得不坚持这种政策。 
魏孝文帝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皇族和士族开通婚的例,一般鲜卑人和汉人也自然要通婚,少数的鲜卑人很快被融化了。魏孝文帝修建洛阳街坊,501年,魏宣武帝调发民夫5.5万人,筑洛阳323坊。529年,梁将陈庆之入洛阳,战败逃回,对人说:“我从前认为大江以北,无非是些戎狄居住的地方,这次到了洛阳,才知道衣冠人物全在中原,江东及不了它。”这说明迁洛的鲜卑人,已经完全汉化,洛阳城的繁华景象超过了建康城。 
534年,元修由于和高欢的矛盾尖锐化,逃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又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元修逃到关中后,不久被杀。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此后,东魏与西魏展开了20余年的争夺战。高欢企图调和当时相当尖锐、紧张的鲜卑与汉人的关系,但不可能有实际作用。 
550年,高欢次子高洋代东魏建齐。561年高演死,高欢第九子高湛即位,汉族在朝中地位更加低下。北齐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一直无法融合,使北齐政治上蒙上了阴影,不能像北周那样融合汉族鲜卑族为统一的关陇集团。 
556年,宇文泰儿子宇文觉篡位建周,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在位仅两年即死去,大权落入皇后之父杨坚手中。宇文泰起家靠的是武川镇兵,最初只有数千人,镇压关陇起义后逐渐有所发展。543年西魏军已有10万人,但邙山一战,西魏军伤亡近6万人。由于关陇地区鲜卑人兵源有限,宇文泰不得不开始用汉人充兵。至此,汉、鲜卑共同组成军事力量。实际上西魏北周统治集团,是由贺拔岳领导的武川鲜卑军人集团和关陇汉族地主组成的。宇文泰深知成就大业必须培植起自己的支持力量,而且这个力量必须包括汉族。554年,宇文泰想用这种表面上的鲜卑化来平衡西魏政权日益汉化的现实。 
宇文泰确信汉人政治制度有值得仿效之处,令汉人苏绰、卢辩依周礼改定官制,使政权带有古老华夏文化的色彩,以抚慰汉人。从六镇南下的诸鲜卑首领及兵将,在占据北方后,因受中原之物吸引,生活渐流于怠逸,勇武的风气消失。自北魏末年,鲜卑人多因日渐汉化,体质日见文弱,不任兵事,只得借助汉人主理。北齐文宣帝时,曾简举汉人之勇武者戍守边境。 
又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由于尔朱荣之乱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而同时北方民间汉族悄然增长、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在关中已经占压倒优势,以至于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周武帝时,北周境内已有一半汉人当兵。及末年,周的军事将领以汉人占大多数,故兵权渐转于汉人手中。 
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南北朝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分别因为候景之乱和六镇起义而被粉碎。江南一时称千里绝烟,繁华如三吴也户口凋零。北魏则终于分裂,战乱又起。 
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314万,北朝汉族3500万,汉胡混血儿500万,鲜卑杂胡116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3500+250)/4116= 91%。隋唐汉族虽然融入了部分北亚人种,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远东人种。

3. 汉族的血脉算不算高贵

看你怎么想了 汉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明体系 
中国周边的所有国家基本都是受到汉文化广泛影响的 90年代韩文的去中国化导致他们的史书都看不懂了 现在又重新开始学习汉字  还有日文 有兴趣你可以查一下 几乎所有的日本首相签名都是汉字   汉文化影响了他们两千多年 导致他们已经离不开了 硬性的隔断和汉字的联系会造成他们的文化断层 忘了说韩国人和日本人对待汉字的书法就和我们是一样的态度    这是说的汉文化的影响
汉族的血统算不算高贵 如果从基因角度来说 汉族人的血统算是世界上很纯的了 父系基因高达90%的契合率 母系稍差只有60% 汉族的遗产基因在父系 所谓的南方汉人纯 北方不纯也不过是造谣罢了 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的基因差异也只在母系 意思也就是说只有父亲是汉族人 那他的孩子也基本是汉族人的特征 这是因为汉族和外族通婚都是男性和外族通婚很少有女性和外族通婚 (不过现在完了)德粉请把嘴闭上 印度人的血统和德国差不多 哈哈 早些年的雅利安入侵印度次大陆的结果  这是会说汉族血缘的影响
再来说说我们的汉文化 儒 释 道 诗经 周易 尚书 周礼 乐经 我们的先贤创造了伟大的文化 屹立于世界 儒家思想影响了汉族人近两千年 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传承 我们的道德体系 信仰都是一种血脉的传承 其实血统非常纯正的汉族 恰恰最不重视的就是血缘 我们重视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你只要心有中华 我们就不会排斥你 许多人说国人没有信仰 其实只不过是不信仰宗教罢了 我们的信仰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先祖崇拜 我们总说光宗耀祖 祖坟冒青烟  给老XX家争光  其实就是我们的一种信仰 实际上以前我们也是有信仰的 只不过是一种多神的宗教 财神爷 灶王爷 山神爷爷 河伯 观音菩萨 都是一种宗教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的 下次让他半夜去坟地里趟一晚上 跑题了 汉族人最重视的是传承 比如我 我家传族谱我是第44代 起于西域 后迁至河北 闯关东现居东北 算15年一代600年的家族传承 
汉族人是世界上最团结的民族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同意我这个观点 认为国人最不团结 也许我应该加上一个修饰语 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  打个比方 总听过壮士出川吧 抗日战争没有波及到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 有句话叫少不入蜀 老不出川  但是川人保家卫国的精神就是一种真正可歌可泣的精神  川军装备落后 训练不精 活脱脱的杂牌军 但是那种味国家献出生命的行为 我深深的佩服 在说一个朝鲜战争上美国飞机扔下来的劝降传单上说 人的力量能阻挡洪水么 可是结果呢 有了38线 有了不许美军越过北纬17度的佳话 98年的时候我们的军队用身体阻挡了洪水的肆虐 汶川地震的时候 全体中国人表现出的救援热情 我捐了500 含泪捐的 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000年的集权统治让我们对华夏的概念同样印在骨子里

我这是认为作为一个汉族人 我为我的先祖为我从小接受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感到深深的骄傲 说说我个人认为的缺点
汉族人太以自我唯中心
与多战乱的欧洲不同 两千年前 我们华夏大地上就已经车同轨 书同文了 虽然南方话我听不明白 但是只要写字 我们仍然能够进行文化上的交流 这就是中国厉害的地方 也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古代汉族人过的太舒服了 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我同学和我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回答这类问题上引用多次 他在澳洲读书 他的欧洲史老师上课说 别看中国人很谦逊 可他们的骨子里认为所有外族都是蛮夷  我听他说过这句话的时候 扪心自问 我表示赞同 我们看外国人不就像看怪物一样么  在欧洲大航海时代来临 到处圈地的时候 我们的郑和舰队下南洋的时候顺手剿灭了几个华人在东南亚建立的领地  哈哈 现在看来好2B啊 可是这里面的深意只有我们经历了整整100年的屈辱史的汉族人才能明白吧 古时中国认为天朝是最好的地方 其他都是蛮夷不值得我们去感化他们 这种思维就是错误的 在全球化后明显落伍了
汉族人太恋家 你有没有感觉任何人做的饭都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一个法国人他去了美国 他就变成了美国人 但是中国人不管在哪都是中国人 汉族人总在认为自己是客 实际上现在有8000W海外华人 除去那些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我们说说心系中华的那些  华人总认为自己是客居他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愿意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破财免灾 等等 在非洲 欧洲 有很多专门针对华人的抢劫团伙 就连华人控制大部分经济的东南亚也有很多排华事件 而且多数旅外华人 在晚年的时候都会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这叫落叶归根  

温总理说过多难兴邦 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是一个骄傲的民族 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与天斗 与人斗  如果你真的感受到汉族文化的浩瀚后 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何我们的血统算不上高贵  


记住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的汉家儿郎 会重拾华夏荣光

汉族的血脉算不算高贵

4. 农村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放松了对政治的控制及经济干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沉默了数十年的宗族势力也随之形成壮大。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家庭有了相对自主的生产权和分配权。
但小农式的经营方式使一般家庭应付不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风险,而社会又缺乏满足农村需求的机构,很多事情需要通过农民间合作互帮才能完成,这时,农民就会求助于那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此时宗族关系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农村生活中慢慢地形成一股宗族势力,它能缓解农民的经济困难,能维持他们生活圈子的生活秩序。
2、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还是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就会使原本存在的宗族势力有了抬头的机会。
而宗族势力的特性血缘性,聚居性就会体现出来。因为,他们也需要个体与个体间,家庭与家庭间的生产,生活的互助协调。需要资源的共享。那些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就更容易聚居在一起。因此,宗族势力逐步形成。
3、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人类的文化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甚至具有顽固性。更不用说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亲情关系。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宗族文化长期以来扎根在农民的心中,所以就算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它也不会悄然消逝。
其次,在当今的农村文化环境中输入新的思想,传播新的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会为生命力强的宗族文化提供广阔的空间。再次,农民的思维方式一直以来都很保守传统,他们长久地习惯于传统的文化,这样,宗族文化扎根在农民心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4、农村风俗的特定性
当代农村中,有亲情关系的农民常常聚居在一起,而由于特定的居住方式和家庭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同宗族的人经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像婚丧事务,节日庆典,祭祀祖先这些活动往往是他们聚居在一起的方式。
特别是婚丧事务在当今农村尤是盛行。一般一有此类活动,族人们就会大摆酒席,一来加强了他们的相互关系,二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炫耀了他们的宗族势力。而在湖南岳阳市农村,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必会受到宗族势力的干涉,稍有反抗,就会以族规处置。

扩展资料:
积极影响:
1、能有效改善村民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在所难免,他们之间的矛盾激烈时,就算对簿公堂也难以解决,此时他们就需要家族协调。因为很多时候家族内部矛盾只有他们内部协调才能找到症结,而相互间的信任感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在现有的体制中,监督机制很不健全。像乡镇村干部更多时候也只为自己利益着想,所以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但从维护本族和本地利益出发,宗族势力往往在遏制危害自身的不端行为中表现出色。
消极影响:
1、阻碍社会发展。宗族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宗族中的利益常常具有狭隘性,在现象严重的农村,族与族之间的利益矛盾会上升为打架斗殴,各种暴力事件时常发生。争土地,争山,争水等是宗族间的常有矛盾,一旦矛盾激发,他们就会发生家族械斗,因此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活的稳定,破坏族间的团结,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2、以强欺弱。组织有大有小,宗族同样也有大小之分,强弱之分。势力强的宗族在与势力小的宗族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以霸道的姿态以强凌弱。而那些势力强的宗族往往聚集着大量地痞,流氓。他们经常打架斗殴、欺男霸女、偷盗抢劫,无恶不作。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发生在我所居住的那个村,有两家人为了宅基地使用问题上也是大打出手。
3、干扰行政。 在今天的农村生活中,一些宗族势力已开始干涉地方的行政事务。他们将宗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而只要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砸基层组织的办公室,甚至攻击基层干部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村霸 (泛指为祸乡村的恶势力)

5. 怎么才能凝聚团队力量

凝聚团队力量的五个方法:
一、要有核心人物
一个高绩效的团队首先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核心人物。他发号施令,指明方向,鼓舞士气,承担责任。如果一个团队找不这样的人,那么人数再多也没有用。因为团队没有带路人,没有人承担责任,大家不知道听谁的,谁说了算?他们的工作做好了找谁领赏,做错了受谁处罚?没有人知道。所以没有核心人物的团队就注定没有战斗力。
二、要有统一思想
团队的核心人物做什么呢?他的主要工作不仅仅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一个团队领导人他不一定是一个专家,但是他一定要懂得如何管理专家。他能够通过语言的交流沟通把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能力,不同岗位,不同背景的组合在一起,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三、要有共同利益
一个高效的团队不是靠强制,靠命令,靠压迫而达成目标的。而是靠大家自觉、自主、自发、自愿去完成任务的。为什么大家愿意为了这个团队的目标而付出代价呢?因为团队的成功会给他带来荣誉,带来利益。所以人们会为团队奋斗。
四、团队凝聚力
毫无疑义,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之和。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有很多事情必须靠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团队的建立,关键在于凝聚力。我们所熟知的“木桶原理”一样,很多人只注意到一个木桶的容量多少是由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决定的,其实装睡得多少还由每块版的缝合程度来决定,如果两块板之间存在缝隙,最终也是装不住水的,凝聚力的强弱就有如木桶的缝合度,只有具有强凝聚力的团队才能 
“装水”。
五、营造团队氛围
团队氛围就是团队成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对团队的总体感受的总和。好的团队氛围就好象是一种催化剂和润滑剂,它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增进团队成员间的默契,最终提高团队整体的运营效率。团队领导能否在团队成员间营造一种和谐、愉快、彼此信任、奋发向上的团队氛围是打造高绩效团队的重前提。

怎么才能凝聚团队力量

6. 祝氏家族汉族人有多少?

汉族是什么?怎样界定?根据什么认定一个人是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