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师是哪个大学

2024-05-16

1. 重庆二师是哪个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网友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评价: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可以选择的。第二师范以学前教育专业为核心,有一流的实训室和便利的优秀的实践教学基地。师资力量较强,在重庆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⒉恩,具体的教学质量不好说.但是很有学习氛围.具体的教学质量,要根据你学什么专业而定的.据我所知,学前教育和旅游比较好.
3.还可以吧我也是考的这个学校新校区不错妹子很多。
4.我就是这个学校的。有新老校区之分,美术和经管以及生化在老校,教学还好。


重庆二师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简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1984年7月,合并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扩展资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600.31万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19年底,纸质图书115.09万册,数字图书277.71万册,有83.4TB在线图书资料和专题数据库资源。

重庆二师是哪个大学

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怎么样?

在同类院校中属于中等水平。
1、住宿与食堂环境:学生宿舍标准为6人/间,配套有空调、洗衣机、无线WIFI、集中热水供应等设施。两校区学生食堂每天提供200余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饮食习惯。两校区校内外均有商业区,生活十分便利。
2、专业建设: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
3、师资力量:截止到2021年7月8日,专任教师63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双师型教师占比23.77%。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755项,其中国家级68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重庆市本科平均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3. 重庆师范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同一所学校?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学校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校园面积
2804
亩,
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6万册,全日制本专科生20000余人,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学校现有17个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5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8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立足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公办高等院校。学院始建于195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也是首批“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之一。学院始建于195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上世纪末以来,重庆市教委先后批准在我院设立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试中心、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外语培训中心、重庆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重庆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使我院成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2009年,学院被市外经贸委、市教委联合授予“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成为全市首批获得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质的20家单位之一。2011年12月7日学院正式改制成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2年5月13日正式挂牌

重庆师范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同一所学校?

4.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大学吗

 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大学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本科大学,该校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
  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合并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改建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获批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实施的 “‘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教育部“云数融合 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217万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17年底,纸质图书102.38万册(截至2018年9月30日,纸质图书109.47万册),数字图书228.94万册,有82.5TB在线图书资料和专题数据库资源。
  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29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
  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1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001项,其中国家级304项。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高于重庆市高校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
  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4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6.58%;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5.02%;双师型教师占比24.76%。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
  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立项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科委等研究开发平台。改建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6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54篇;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5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3项。
  坚持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局面深度拓展。以推进产教融合为牵引,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等方式合作育人,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国际学院、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并与凤凰传媒、培越航空、中兴通讯等公司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项目;与美、英、意、韩、泰等国和港台地区26个教育机构及院校开展了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签订合作协议195个;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21家。
  6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学校形成了“锲而不舍 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 创新求真”的校风品格。面向******,学校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将学校建成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5. 重庆第二师范是几本学院

二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立足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大学。学校始建于195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也是首批“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1.4亩。两个校区均依山构建,绿荫叠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现设有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科研部)、学前教育学院(重庆学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和文学与传媒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数学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旅游与服务管理系、美术系等7个系;现有专业共44个,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

重庆第二师范是几本学院

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重庆哪个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南坪四公里,和工商大学仅一墙之隔,新校区在南山上。周边有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始建于1954年,坐落于重庆市,是一所以"立足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以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为重点发展学科的普通本科高校。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南山、学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1.4亩,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0643人,专任教师469人。基础设施教学楼、实验楼、艺体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建筑面积达23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3.6万册,拥有34个专用实验实训室。

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其是目前全市学生规模最大、师资队伍最齐全、实训室建设最完整的,也是市教委帮扶力度最大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校优先发展、特色建设的两个重点专业之一,近几年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力保该专业在人力、财力、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不断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

7.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怎么样

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我朋友就在这里面读书,我经常去找他玩,所以我对这所学校还是很了解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Part.1学校简介
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南山校区和学府校区。两个校区的地址都在重庆市南岸区,只不过南山校区的位于南岸区的南山街道,学府区位于南岸区的学府大道。毋庸置疑,作为一所师范学校,第二师范还是主要以文科专业为主,当然了学校的女生肯定也很多啦,毕竟是师范学校,男女比例相差也大。所以男同学稍微努点力找个女朋友轻轻松松。此外,学校的学习氛围也还是比较好的,每年考研、考公务员的人也有很多。

Part.2宿舍环境
首先是南山校区,因为这个是是新校区,宿舍里面是6人间,一个上下床,另外一个是上床下桌,整体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空调、洗衣机、独立卫浴都有,另外环境还是蛮好的。相比之下,另外一个学府校区环境稍微差一点,因为是旧宿舍楼,但是也有空调、洗衣机、独卫。所以整体来说都还不错。学校的规定是宿舍早上6点开门,晚上11点关门,记住不要回去晚了,当然宿管阿姨人是很好的,回宿舍晚了只要你嘴巴甜,阿姨会给你开门的。

Part.3餐厅食堂
民以食为天,学校关于吃方便肯定少不了。南山校区学校食堂有2个,学府校区食堂有1个,食堂环境都还可以,菜品也算丰富,对于学生来说都很平价。我朋友说特别是那食堂一楼的干锅让他常常迷恋。另外学校位于南山风景区,学校周围的吃的肯定不少,特别是旁边的枇杷园的火锅还有巴倒烫火锅什么的味道很好(我记得好像这个火锅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part.4校园环境
南山校区是新校区(我朋友就是在南山校区),所以校园环境以及建筑绿化都是很不错的(学府校区的就是有点陈旧),目前是美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生物化工学院专业的同学在学府,其余的都在南山校区。南山校区的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看上去很有气场,每天图书馆旁边都有很多人背书,仿佛增添了不少书香景气。学校离主城还是比较近的,所以对喜欢热闹繁华的同学来说是一件美事。当然学校周围超市小吃街也是应有尽有的。



总之,重庆第二师范还是很不错的,欢迎各位同学前来报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怎么样

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在重庆市南岸区,具体地址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该校是一所以扎根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
  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合并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改建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获批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实施的   “‘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教育部“云数融合   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217万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17年底,纸质图书102.38万册(截至2018年9月30日,纸质图书109.47万册),数字图书228.94万册,有82.5TB在线图书资料和专题数据库资源。
  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29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
  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1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001项,其中国家级304项。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高于重庆市高校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
  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4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6.58%;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5.02%;双师型教师占比24.76%。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
  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立项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科委等研究开发平台。改建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6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54篇;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5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3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