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2024-05-13

1. 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夏秋之交,又到了手机厂商集体噪动的时候,锤子砸开了坚果,老周的奇酷熟了,华为的黑科技跃跃欲试,而小米的发布会越来越密集,大佬们轮番站台已是常态,更少不了撑场的豪言,但观察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你永远不能只听他说什么!

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会上的雷军仍然马力十足,但旁观者冷眼望去,小米已经是一家迥然不同的公司。小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为发烧而生的主轴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手机品牌,彼时黎万强主持的MIUI先硬件而行,立下殊功;从2013年以来,小米的电视、路由器等新品层出不穷,雷军开始向中国互联网的BIG4挺进。

小米宣战传统家电,创造了一种复杂的竞合关系,雷军发扬了湘军元老胡林翼的治世哲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也效法扩张鼻祖老罗斯福,“语调温和,手握大棒”,力求“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在小米看来,那些老牌科技公司所把持的市场如同年久失修的大厦,只要砸坏一块玻璃,整栋房子就会变成破坏者的天堂。

小米对传统行业发动降维打击或代差战争已经是一种战略,后者只是殖民地化的原材料和生产基地,这种非对称战争导致了两个极端,一类以美的为代表,一边感叹“城里人真会玩”,一边急切的投怀送抱;另一类是格力,想学苏武,身罹罗网,还要持节不屈。
小米的殖民冲动确实让它深入了很多线下场景,但它毕竟不是苹果,必然会遭到猛烈抵抗,这个过程还隐含着无效扩张的系统风险。

破坏者≠颠覆者≠征服者

当年蒙古骑兵驰骋欧亚,最擅攻心之术,“其破敌,专务乘乱,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即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雷军颇精此道,小米每发新品必先造势,互联网公司对此习以为常,但传统行业每为所惑,自乱阵脚。

蒙古征服败在软实力匮乏,小米正相反,它创造了逆精英的手机文化,但并不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在国内同侪中也不像华为拥有体系化的技术积累,仅靠粉丝驱动的小米缺乏苹果的异业穿透力,无法在关联消费领域形成壁垒。

雷军用12.66亿换来了美的对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全面支持,后者乐于用互联网概念给品牌加持,但双方的第一个结晶—智能空调怎么看都是美的与阿里云物联和京东智慧云玩剩的概念,小米的加入除了给手环等鸡肋产品捆绑了新场景,在用户层面并没有创造核心价值。以为在传统产品上加个屏幕或堆砌一些无关痛点的冗余功能就能颠覆一个大众消费场景,这样的小米就把自己拉低到情怀型创业公司的水平了。

小众概念的产业化瓶颈

雷军在差不多两年之内投资了51家公司,前后发布了几十款智能家居产品,据说截至今年6月的总出货量在1000万左右,APP的装机量也有1500万左右,但小米智能家居负责人高自光也承认,这些设备的联网率不到10%,所谓的智能属性已经被用户自行剥离。即便按小米所说1000万出货量计算,对占据全球85.3%市场份额、2014年出货量达到5.21亿台的中国大家电是九牛一毛,更别说动辄数十亿的小家电了。

智能设备仍是一个尝鲜者和发烧友喜欢的概念,而不是消费级的产品。以小米颇为看好的智能路由器为例,截至2015年Q2包括小米在内各家公司的累计出货量不到430万台,而2013年TP-link一家的无线设备出货量就有1.5亿台。雷军对智能电视深具信心,但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技术支撑,小米官微自曝今年5月的电视出货量是21582台,在中国平板电视全年预计5520万台的总出货量中太没存在感,难怪海信为此和小米撕得死去活来。当然如果用户看到智能电视或智能路由器出货量这种刻意隐晦前置定语的报告,还是很容易为小米的胜利而欢呼,但这是公关而非产品的力量。

爆款策略无法跨业移植

小米一向拿手的极致单品策略在传统行业很难复制,智能手机只是个特例,当年,老霸主诺基亚突然坍塌,昂贵的苹果又高高在上。复制这种成功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扮演价格屠夫,这也是米粉面对攻击时常会祭出的大招:小米把智能机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拉回了合理区间!这种善举当然多多益善。

另一个必杀技是性价比,小米电视2S强调了色彩、音响等优势,发布会还准备了试机间,似乎对完爆家电巨头成竹在胸?现场很多人给索尼打了高分,但这都是浮云,雷军提供的诱惑是,你能用三分之一的价格得到一台“接近”索尼的电视。

这个前景对于买得起索尼的人毫无吸引力,所以雷军喊出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这种口号,他想在那些刚刚构建的温馨小窝里寻找一席之地,但那里通常只有显示器和投影仪的位置,而真正为电视准备了空间的家庭,掌握决策权的人并不是米粉。

变味儿的洋务运动

小米手机的阶段性成功盖棺论定了,还有《参与感》这样的口袋读本做理论背书,但雷军把手机模式复刻到其他领域并不容易,小米的扁平化管理虽然支持稀释团队扩张产品线,而不知疲倦奋斗了四年之久的团队还有余勇可贾吗?

小米前期的成功有赖黎万强的MIUI和营销驱动,雷军则学乔布斯当挑刺大师,这套阵容维持到2014年12月,直至疲惫的黎万强被形容成掏空的驱壳。
几乎每次发布会上,雷军都会介绍新来的各路牛人,后者大多来自传统行业,“无比认同”小米文化,乐意为新东家竭忠尽力,但带来的问题是:
(1)如果小米依赖传统力量对传统行业进行颠覆,本身就是个悖论!换言之,这不过是一场小米主导的新洋务运动,所颠覆的只是方法论而非产品本身。
(2)雷军不得不提防个别人借助小米的力量复活那些在老东家就证明失败的尝试,这种“野心”会让小米的极致单品策略面临极大风险。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急于求成的小米扩张未必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计划,倒有点“总要做些什么”的随意,品牌效能的稀释已不是发布会上尖叫的粉丝所能弥补,从长远看,雷军必然重拾对手机业务的关注,前度刘郎的黎万强大约与此有关。

智能家居的未来是小镇青年吗?

无人知道未来智能家居的关键节点是什么,所以雷军做了两手准备,智能路由器是个不成功的尝试,尽管雷军强调它是爆品,但百万级的出货量决定了它不可能覆盖大众场景,于是在收购wifi.io团队之后小米又有了价格仅22元的智能WIFI模块,这是个2B产品,要靠美的那样的合作企业去普及,当然如果技术宅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动手。

我们假定智能模块是小米家居的核心,那么雷军就有两条战线。
首先要做的是充实品类,小米一面拼命拉拢美的,一面下饺子似的推出自有硬件,但无论雷军花多少钱,他对家电巨头的掌控力都不强。美的早就有自己的“M-Smart智慧家居战略”,用的是上海庆科的智能模块,价格不到小米的一半,除了全体高管在小米封闭学习的恭谨,美的对合作并没有拿出什么诚意。小米之前也不掌握核心科技(董阿姨高兴了),它的智能模块是基于杭州古北科技的智能家电互联平台“BroadLink”,后来却突然另起炉灶,这种化友为敌的勾当小米干过不少。2014年8月小米盒子大肆宣传与索尼4K电视的深度合作,而一年之后索尼就成了反面典型。雷军虽然承诺小米不再涉及其他家电领域,但不足以打消传统厂商的戒心。

上海庆科有海尔、美的、AO史密斯这样的盟友,杭州古北的阵营也有TCL、华为、海康威视、Honeywell、苏泊尔、奥克斯、皇明太阳能等,小米在技术上难免有一番肉搏。智能家居的另一个中枢是手机,小米智能家庭APP在包括Applestore的各大应用商店畅通无阻,主要是它的装机量还非常可怜,一旦风云突变,雷军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MIUI对小米智能家居做深度集成是顺理成章的,但其他厂商不会做相同的事,雷军还是要依赖小米手机的覆盖率。安卓机型一向分散,从2015年7月的友盟活跃用户来看,占比高达21.49%的仍是低端国产手机集群,小米+红米大概14.81%的占有率,对国内品牌尚有优势,与三星也可一较短长,但低端机的比率太高,红米和红米1S仍是主流,小米3和2S的比例也远超小米4,照此趋势,很容易让人脑补这样的画面:
小镇文青以及大城市中的洗剪吹群体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用户,这个前景对浮想联翩的家电巨头们,即令不是灾难,至少也是有损逼格的。2014年,格力空调的毛利率是39.8%,美的则为26.95%,格力毛利率的同比增幅5.29%也压倒美的的2.45%,后者的核心任务是尽快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陪小米去玩摩尔定律的期货模式,后者既没有可靠的产能也没有高利润空间,有的只是互联网概念的一抹香艳。
同样是家电互联,苹果的HomeKit只是一个技术规范和标准,框架之下留有合作厂商自行挥洒的空间,而小米智能家居有如一个庞大的硬件仓库,到处都是需要填补的虚空,所以雷军不可能像苹果那样静待水到渠成,而只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小米当然不想与传统行业为敌,相反它想做一个热情的布道士,推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雷军并不是雷老虎,只会空喊“以德服人”,小米的精明在于用互联网的高光示范效应给传统企业设下了逻辑陷阱,以为其拥有不经技术积累就能颠覆一个行业的势能,后者患得患失中又夹杂着些许“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困惑。

小米的扩张有点像电影里的美国大兵,扔出致命的家伙后大吼“fire in the hole”,然后观察谁会识趣蹲下,谁则兀自挺立,很危险,但很好玩。

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2. 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夏秋之交,又到了手机厂商集体噪动的时候,锤子砸开了坚果,老周的奇酷熟了,华为的黑科技跃跃欲试,而小米的发布会越来越密集,大佬们轮番站台已是常态,更少不了撑场的豪言,但观察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你永远不能只听他说什么!

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会上的雷军仍然马力十足,但旁观者冷眼望去,小米已经是一家迥然不同的公司。小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为发烧而生的主轴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手机品牌,彼时黎万强主持的MIUI先硬件而行,立下殊功;从2013年以来,小米的电视、路由器等新品层出不穷,雷军开始向中国互联网的BIG4挺进。

小米宣战传统家电,创造了一种复杂的竞合关系,雷军发扬了湘军元老胡林翼的治世哲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也效法扩张鼻祖老罗斯福,“语调温和,手握大棒”,力求“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在小米看来,那些老牌科技公司所把持的市场如同年久失修的大厦,只要砸坏一块玻璃,整栋房子就会变成破坏者的天堂。

小米对传统行业发动降维打击或代差战争已经是一种战略,后者只是殖民地化的原材料和生产基地,这种非对称战争导致了两个极端,一类以美的为代表,一边感叹“城里人真会玩”,一边急切的投怀送抱;另一类是格力,想学苏武,身罹罗网,还要持节不屈。
小米的殖民冲动确实让它深入了很多线下场景,但它毕竟不是苹果,必然会遭到猛烈抵抗,这个过程还隐含着无效扩张的系统风险。

破坏者≠颠覆者≠征服者

当年蒙古骑兵驰骋欧亚,最擅攻心之术,“其破敌,专务乘乱,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即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雷军颇精此道,小米每发新品必先造势,互联网公司对此习以为常,但传统行业每为所惑,自乱阵脚。

蒙古征服败在软实力匮乏,小米正相反,它创造了逆精英的手机文化,但并不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在国内同侪中也不像华为拥有体系化的技术积累,仅靠粉丝驱动的小米缺乏苹果的异业穿透力,无法在关联消费领域形成壁垒。

雷军用12.66亿换来了美的对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全面支持,后者乐于用互联网概念给品牌加持,但双方的第一个结晶—智能空调怎么看都是美的与阿里云物联和京东智慧云玩剩的概念,小米的加入除了给手环等鸡肋产品捆绑了新场景,在用户层面并没有创造核心价值。以为在传统产品上加个屏幕或堆砌一些无关痛点的冗余功能就能颠覆一个大众消费场景,这样的小米就把自己拉低到情怀型创业公司的水平了。

小众概念的产业化瓶颈

雷军在差不多两年之内投资了51家公司,前后发布了几十款智能家居产品,据说截至今年6月的总出货量在1000万左右,APP的装机量也有1500万左右,但小米智能家居负责人高自光也承认,这些设备的联网率不到10%,所谓的智能属性已经被用户自行剥离。即便按小米所说1000万出货量计算,对占据全球85.3%市场份额、2014年出货量达到5.21亿台的中国大家电是九牛一毛,更别说动辄数十亿的小家电了。

智能设备仍是一个尝鲜者和发烧友喜欢的概念,而不是消费级的产品。以小米颇为看好的智能路由器为例,截至2015年Q2包括小米在内各家公司的累计出货量不到430万台,而2013年TP-link一家的无线设备出货量就有1.5亿台。雷军对智能电视深具信心,但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技术支撑,小米官微自曝今年5月的电视出货量是21582台,在中国平板电视全年预计5520万台的总出货量中太没存在感,难怪海信为此和小米撕得死去活来。当然如果用户看到智能电视或智能路由器出货量这种刻意隐晦前置定语的报告,还是很容易为小米的胜利而欢呼,但这是公关而非产品的力量。

爆款策略无法跨业移植

小米一向拿手的极致单品策略在传统行业很难复制,智能手机只是个特例,当年,老霸主诺基亚突然坍塌,昂贵的苹果又高高在上。复制这种成功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扮演价格屠夫,这也是米粉面对攻击时常会祭出的大招:小米把智能机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拉回了合理区间!这种善举当然多多益善。

另一个必杀技是性价比,小米电视2S强调了色彩、音响等优势,发布会还准备了试机间,似乎对完爆家电巨头成竹在胸?现场很多人给索尼打了高分,但这都是浮云,雷军提供的诱惑是,你能用三分之一的价格得到一台“接近”索尼的电视。

这个前景对于买得起索尼的人毫无吸引力,所以雷军喊出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这种口号,他想在那些刚刚构建的温馨小窝里寻找一席之地,但那里通常只有显示器和投影仪的位置,而真正为电视准备了空间的家庭,掌握决策权的人并不是米粉。

变味儿的洋务运动

小米手机的阶段性成功盖棺论定了,还有《参与感》这样的口袋读本做理论背书,但雷军把手机模式复刻到其他领域并不容易,小米的扁平化管理虽然支持稀释团队扩张产品线,而不知疲倦奋斗了四年之久的团队还有余勇可贾吗?

小米前期的成功有赖黎万强的MIUI和营销驱动,雷军则学乔布斯当挑刺大师,这套阵容维持到2014年12月,直至疲惫的黎万强被形容成掏空的驱壳。
几乎每次发布会上,雷军都会介绍新来的各路牛人,后者大多来自传统行业,“无比认同”小米文化,乐意为新东家竭忠尽力,但带来的问题是:
(1)如果小米依赖传统力量对传统行业进行颠覆,本身就是个悖论!换言之,这不过是一场小米主导的新洋务运动,所颠覆的只是方法论而非产品本身。
(2)雷军不得不提防个别人借助小米的力量复活那些在老东家就证明失败的尝试,这种“野心”会让小米的极致单品策略面临极大风险。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急于求成的小米扩张未必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计划,倒有点“总要做些什么”的随意,品牌效能的稀释已不是发布会上尖叫的粉丝所能弥补,从长远看,雷军必然重拾对手机业务的关注,前度刘郎的黎万强大约与此有关。

智能家居的未来是小镇青年吗?

无人知道未来智能家居的关键节点是什么,所以雷军做了两手准备,智能路由器是个不成功的尝试,尽管雷军强调它是爆品,但百万级的出货量决定了它不可能覆盖大众场景,于是在收购wifi.io团队之后小米又有了价格仅22元的智能WIFI模块,这是个2B产品,要靠美的那样的合作企业去普及,当然如果技术宅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动手。

我们假定智能模块是小米家居的核心,那么雷军就有两条战线。
首先要做的是充实品类,小米一面拼命拉拢美的,一面下饺子似的推出自有硬件,但无论雷军花多少钱,他对家电巨头的掌控力都不强。美的早就有自己的“M-Smart智慧家居战略”,用的是上海庆科的智能模块,价格不到小米的一半,除了全体高管在小米封闭学习的恭谨,美的对合作并没有拿出什么诚意。小米之前也不掌握核心科技(董阿姨高兴了),它的智能模块是基于杭州古北科技的智能家电互联平台“BroadLink”,后来却突然另起炉灶,这种化友为敌的勾当小米干过不少。2014年8月小米盒子大肆宣传与索尼4K电视的深度合作,而一年之后索尼就成了反面典型。雷军虽然承诺小米不再涉及其他家电领域,但不足以打消传统厂商的戒心。

上海庆科有海尔、美的、AO史密斯这样的盟友,杭州古北的阵营也有TCL、华为、海康威视、Honeywell、苏泊尔、奥克斯、皇明太阳能等,小米在技术上难免有一番肉搏。智能家居的另一个中枢是手机,小米智能家庭APP在包括Applestore的各大应用商店畅通无阻,主要是它的装机量还非常可怜,一旦风云突变,雷军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MIUI对小米智能家居做深度集成是顺理成章的,但其他厂商不会做相同的事,雷军还是要依赖小米手机的覆盖率。安卓机型一向分散,从2015年7月的友盟活跃用户来看,占比高达21.49%的仍是低端国产手机集群,小米+红米大概14.81%的占有率,对国内品牌尚有优势,与三星也可一较短长,但低端机的比率太高,红米和红米1S仍是主流,小米3和2S的比例也远超小米4,照此趋势,很容易让人脑补这样的画面:
小镇文青以及大城市中的洗剪吹群体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用户,这个前景对浮想联翩的家电巨头们,即令不是灾难,至少也是有损逼格的。2014年,格力空调的毛利率是39.8%,美的则为26.95%,格力毛利率的同比增幅5.29%也压倒美的的2.45%,后者的核心任务是尽快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陪小米去玩摩尔定律的期货模式,后者既没有可靠的产能也没有高利润空间,有的只是互联网概念的一抹香艳。
同样是家电互联,苹果的HomeKit只是一个技术规范和标准,框架之下留有合作厂商自行挥洒的空间,而小米智能家居有如一个庞大的硬件仓库,到处都是需要填补的虚空,所以雷军不可能像苹果那样静待水到渠成,而只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小米当然不想与传统行业为敌,相反它想做一个热情的布道士,推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雷军并不是雷老虎,只会空喊“以德服人”,小米的精明在于用互联网的高光示范效应给传统企业设下了逻辑陷阱,以为其拥有不经技术积累就能颠覆一个行业的势能,后者患得患失中又夹杂着些许“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困惑。

小米的扩张有点像电影里的美国大兵,扔出致命的家伙后大吼“fire in the hole”,然后观察谁会识趣蹲下,谁则兀自挺立,很危险,但很好玩。

3. 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小米最辉煌的时间是13、14年,人们对小米及其所代表的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思维狂热地追捧,互联网公司开口必谈互联网思维,传统公司开始学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包治百病。而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小米做错了太多事情。定了过分激进的销量目标,定价策略和销售渠道的不匹配导致了线下渠道的分崩离析,营销也开始变得空洞无味。每次都是安卓机皇这句没用的废话。最明显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小米正在成为大众品牌,越来越缺少了“酷”的属性。今天再拿到一款小米手机,越来越缺乏过去的那种兴奋感,甚至MIUI7也逐渐泯然众人,生态上的整合越来越多,功能性的提升却越来越少。
智能手机已经不再高速发展,曾经呼风唤雨的小米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一系列新机虽然有各种黑科技加持,但评价也不是很高,而第三季度的财报小米销量呈断崖式下跌给雷军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米的高性价比策略已经被绝大多数厂商所模仿,这种策略已经不可持续。至少现在没有看到在“高性价比”这个优势丧失殆尽之后还有什么大招。小米公司现在正处于低谷之中,雷布斯发布会时也说过小米要回归初心,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和米粉交朋友,并加以高效率的运营。

怎样看待如今的小米公司

4. 小米科技会不会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一个公司是否伟大,主要是看我们对于伟大方面的定义了,怎样的公司才会成为伟大的公司呢?是非常的具有盈利性,还是为社会上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呢。在小编看来,这一两点都是一个公司必备的,真正作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应该是,这一个公司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进行某一些改变。



不论是改变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状况,还是改变我们的生活,都可以称作为是伟大的一个公司。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不得不说阿里巴巴了,毕竟阿里巴巴无疑就是做到了这两点,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支付方式,还改变了某些程度上,银行所扮演的角色,所以说阿里巴巴无疑就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我们再将目光转回了小米,小米在目前来看还是做不到这两点的,所以小米在目前仅仅只是一个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的公司,但是被称为“价格屠夫”的小米在某些方面是改善了,我们对于手机价格的看法。



毕竟在小米之前,智能机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动辄三四千,这样的价格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吃力的。而小米推出的千元机,使得很多人都开始使用智能机,在这一方面来说,也是推动了智能机全社会化的发展。



而且在小米机之前,智能机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廉价的山寨机,我们都知道山寨机的质量并不是特别好,小米所推出的红米系列,可以说是打败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山寨机,使得很多人都可以买到较好的手机,使用更加便宜的价格。这样的举动对于我们之前的定义来说,还是有一些伟大的。



而且在手机领域,小米也是不断的推出创新,就比如说全面屏的概念,也是小米在发布小米mix系列之后才有的,就连苹果的全面屏,也是在小米提出了全面屏概念之后,才陆续发布的,在这种程度下来看,小米还是改善了手机行业的发展。所以说小米虽然没有完全做到那两点,但是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伟大公司的潜质,相信小米在未来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5. 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小米虽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但其商业模式却一直令人捉摸不透,虽然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却没有一款国民级APP同样没有自己的系统。那小米以什么盈利又计划占领什么领域的市场呢?

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6. 小米公司的企业性质

小米更像亚马逊,而不是苹果。

很多人直觉的认为,小米像是三星一类的手机硬件企业,因为小米卖手机,其实小米企业属性更多的,像一家电商企业,或者说,属性更多是淘宝这一类的互联网企业。手机只是它销售的商品之一,而不是全部。

我们看看小米卖了些什么: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电视、手环、血压计、运动相机、摄像头、贴膜、手机壳、空气净化器等等。

手机是它全部业务吗?不是。大家可能觉得,这家公司好像一点都不专注,一会儿卖这个,一会儿卖那个,怎么符合雷军自己所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呢。


如果大家关注雷军的话,会发现,雷军以前干过卓越网,也就是那个后来卖给亚马逊的卓越。


卓越虽死,但雷军却并没有放弃干一家电商企业,而小米科技便是卓越2.0。

而小米模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硬件贴近成本价,靠后续的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盈利。

小米手机为什么畅销?因为性价比,而小米通过模式优化,互联网营销和互联网的线上模式,去除了一部分中间成本,让手机价格能够贴近成本价发售,然后通过打造miui,通过内置在miui当中的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盈利。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基础功能免费+增值功能收费。


既然小米科技电商基因更多,那为什么我说它更像亚马逊,而不是淘宝呢?

因为亚马逊的kindle跟小米的硬件产品走的是一样的路子。那就是硬件贴近成本,靠后续互联网服务(电子书服务)收费。但小米走得更远,全系产品都是这个路子。



雷军说,小米模式能够复制。怎么复制?


小米通过投资其他互联网企业,并且要求其他企业按照小米模式来玩,也就是硬件贴近成本价,靠后续的互联网服务赚钱。


而小米给他投资的互联网企业提供硬件渠道和品牌优势,迅速推广它投资的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比如小蚁智能摄像头、紫米移动电源、华米智能手环、加一联创耳机、智米空气净化器……


而它投资的各个互联网企业完善了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态链。而且小米入股了这些互联网企业,意味着也能参与利润分成。


小米以及小米旗下生态链的各个互联网企业的产品,都在小米网这个平台上销售。那么小米网作为一个电商平台,想象力就很大了。


假设小米商城上的商品销量跟淘宝商城销量一样,你想想,谁会更赚钱?


淘宝商城是完全开放的,任何商家都可以在上面免费开网店。但小米商城不同,目前要想入驻小米商城,只有小米自家投资的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小米给你提供小米的硬件渠道、营销和品牌优势,而你负责完善小米的生态链。


大家会发现,小米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会越来越多,雷军说五年之内要投资一百家,现今已经投资了25家了,而它投资的互联网企业,在小米商城里销售自家的商品,小米帮助它们打响品牌。


如果小米模式会一直有效的话,大家在小米商城里买到的商品会越来越多,现今是手机、手环、净化器一类的电子产品,而以后,大家还能在上面买衣服、买鞋子、买书。淘宝能买到的商品,小米商城终有一天也能买到。


而小米商城所有商品都是接入小米“智能家居标准”的,小米投资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方面,在打造自己的物联网标准,构建一个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圈,另一方面,小米又是一个庞大的电商品牌。


小米和其他互联网企业不同,不从软件入手,而是去把控互联网的根基——智能硬件。


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路由器、智能电视等等,凡是能够联网各种硬件,是互联网的根基所在。

7. 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据我自己混迹数码产品多年,对他们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小米是一家跟亚马逊走的道路差不多的公司,他跟苹果公司的模式更是八字不到一瞥。因为小米的广告特别好,宣传手机的力度大,导致现在很多人都会认为小米公司就象是韩国的sunsang公司差不多是手机硬件类型的公司,其实小米企业属性更多的,像一家电商企业,或者说,属性更多是淘宝这一类的互联网企业。手机只是它销售的商品之一,而不是全部。我们看看小米卖了些什么: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电视、手环、血压计、运动相机、摄像头、贴膜、手机壳、空气净化器等等。

小米公司的全部业务就只是手机吗?这绝对不是的,而且手机只是他的一半。小米公司会市场发布很多跟手机毫无相关的产品,你们肯定会觉得这个公司怎么这么不专一呢?手机还没做的好,就开始卖其他的产品了。怎么符合雷军自己所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呢。如果大家关注雷军的话,会发现,雷军以前干过卓越网,也就是那个后来卖给亚马逊的卓越。卓越虽死,但雷军却并没有放弃干一家电商企业,而小米科技便是卓越2.0。而小米模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硬件贴近成本价,靠后续的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盈利。

小米公司的模式是用手机先打开市场,所以你会发现小米手机几乎周围都会存在,那么为什么小米手机这么热销呢。性价比,数码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性价比,小米公司做的手机,他们的技术就是通过模式优化,互联网营销和互联网的线上模式,去除了一部分中间成本,让手机价格能够贴近成本价发售,然后通过打造miui,通过内置在miui当中的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盈利。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基础功能免费+增值功能收费。

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8. 小米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您好,亲。就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小米公司主要领域是智能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研发,同时其还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全称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科技产品,推出小米10、小米10pro、小米9等多款手机。
小米公司是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在2010年4月的时候组建的,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而小米公司旗下手机领域的三大核心业务则是小米手机、miui和米聊。“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百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其次,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
【摘要】
小米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提问】
您好,亲。就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小米公司主要领域是智能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研发,同时其还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全称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科技产品,推出小米10、小米10pro、小米9等多款手机。
小米公司是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在2010年4月的时候组建的,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而小米公司旗下手机领域的三大核心业务则是小米手机、miui和米聊。“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百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其次,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
【回答】
感谢您的咨询,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