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流通的货币,魏蜀吴分别有着哪样的改变?

2024-05-16

1. 三国时期流通的货币,魏蜀吴分别有着哪样的改变?

货币是经济流通中的重要一环。货币发行量大于商品的流通量,会发生通货膨胀,反之会发生通货紧缩。在古代的乱世中,由于生产力的锐减和统治者敛财的需要,货币非常容易出现不稳定,就比如说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发行的货币都不相同。曹魏坚持用五铢钱,而蜀汉和东吴都发行过虚币大钱,用这个手段来敛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三国时期的货币政策。

董卓坏五铢钱,铸造无文小钱
汉末三国时期对币值的破坏,要从董卓开始说起。在东汉时期的货币是较为稳定的五铢钱。董卓进入洛阳控制朝政之后,对汉廷乃至整个天下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就有对币制的破坏。

董卓集团生性贪婪,不仅使用劫掠、盗墓等手段搜刮洛阳,另外他还利用铸币权带来的便利铸造劣币来搜刮财富。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董卓搜刮洛阳、长安中的各种铜制品包括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其中十个金人都被董卓破坏铸造成小钱。这种小钱的用铜量比五铢钱要少,上面没有钱文没有轮廓,完全是粗制滥造。

大量的董卓小钱流入市场,同时董卓对所控制地区的掠夺和破坏导致商品减少,货币的发行量大于商品流通量,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铜币这种货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劣质的董卓小钱却达不到五铢钱的价值。所以造成"货轻而物贵"的情况。
根据《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的记载,当时一斛谷物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钱的价格。货币严重贬值,又恢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董卓坏五铢钱制造无文小钱,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当然也为自己搜刮了巨额的财富。
《后汉书·董卓传》:"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三家注史记》:"董卓坏其十为钱,馀二犹在。"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

曹操在做丞相的时候,具体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之后,废除掉董卓小钱,试图重新恢复五铢钱来稳定物价。但是还是没有成功,又从通货膨胀走向通货紧缩。
因为当时已经长时间不铸钱,货币的数量低于商品流通量,物价严重下跌。
《晋书·食货志》:"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是时不铸钱既久,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
曹魏恢复五铢钱
曹操恢复五铢钱,但是没有成功。在曹魏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三月,魏文帝曹丕又下令恢复五铢钱。不过在同年七月就废除,仅仅流通了七个月。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的说法与《晋书·食货志》完全不同。《三国志》中的说法是"以谷贵",《晋书》的说法是"谷贱",一个通货膨胀一个通货紧缩。

如果兼顾《三国志》和《晋书》的说法,那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曹操在恢复五铢钱的初期货币的发行量非常少,所以物价暴跌;等到曹丕时期,货币铸造了不少,但是由于连年的战乱,人口锐减生产力不足,又没有与货币数量相匹配的商品,就导致物价猛涨。于是曹丕放弃了五铢钱,恢复以物易物的原始的交易方式。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初复五铢钱……以谷贵,罢五铢钱。"

然而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很容易给一些不良商贩留下巧诈博利的空间。
曹魏百姓中用谷物和布匹交易,于是在市场上就出现谷物加水潮湿增重以及不符合标准的布匹流通的现象,曹魏也在严厉打击这些假冒伪劣现象,但是还是比比皆是,屡禁不止。
而且三国鼎立的局面相较于汉末时期比较稳定,曹魏占据了远超过蜀汉、东吴的土地人口资源,生产力逐渐恢复。于是在魏明帝时期,曹魏太和元年(227年)四月,曹魏重新恢复五铢钱,直到西晋也没有再更改。
《晋书·食货志》:"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

刘备铸造直百钱
刘备以仁义著称,不过他也有一个政策颇受人诟病,那就是铸造虚币大钱,就是直百钱。铸造直百钱的历史背景是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备刚刚消灭刘璋占据西川的时候。
在消灭刘璋之前,刘备承诺将益州府库中的财物分赐给将士,用来提升士气;攻破成都之后,刘备兑现了承诺,也造成了益州财政不足的后果。
《零陵先贤传》:"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这个时候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向刘备建议铸造大钱——直百钱,一枚钱的面值等于一百枚五铢钱,但是用铜量远远达不到五铢钱的一百倍。
刘备作为掌控铸造、发行直百钱权力的一方,也是这次币制改革的受益者。
虽然有"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的稳定物价的措施,但这并不能完全消弭直百钱发行的影响,刘备铸造直百钱,不久之后就变得府库充盈。这些财物并不是凭空变换出来的,而是刘备搜刮而来的。
根据一些考古发现,蜀汉的货币的还存在减轻重量、降低质量的倾向。
《零陵先贤传》:"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孙权铸造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相较于蜀汉的直百钱,东吴发行过的货币的面值更是大得离谱。
史料中记载有大泉五百和大泉当千。面额分别是五铢钱的五百倍与一千倍,远远超过蜀汉的直百钱。
孙权铸造虚币大钱的开始是在东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开始铸造大泉五百;在东吴赤乌元年(即公元238年),孙权又开始铸造大泉当千,更扩大了铜币的面值。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

除了史料中记载的大泉五百与大泉当千以外,根据考古发现,还存在大泉两千与大泉五千两种大钱,一般认为是东吴所铸造的大钱。
虽然小编无法确定东吴的虚币大钱的发行量,但是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东吴大钱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激起内部强烈的反对和流通上的阻力。
于是在东吴赤乌九年(即公元246年),孙权不得不废掉大钱,收回这些大钱重新铸造成铜器,持有这些大钱的人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东吴大钱只流通了十年时间。
《江表传》:"今闻民意不以为便,其省息之,铸为器物,官勿复出也。私家有者,敕以输藏,计畀其直,勿有所枉也。"
小结
在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中,曹魏坚持使用五铢钱,没有发行过减重、增值的货币,相对于其他政权来说更加稳定;蜀汉一直使用直百钱,货币也有持续减重的现象;东吴发行的货币面值超过蜀汉,甚至达到一比五千的程度,不过最后还是废掉这些大钱,与蜀汉坚持使用直百钱不同。
而归根结底,这些货币政策与各自的国力有紧密的关系。
从曹魏、蜀汉、东吴的货币政策来看,它们各自的国力强弱对比与经济稳定程度也可见一斑了。

三国时期流通的货币,魏蜀吴分别有着哪样的改变?

2. 三国货币史:三国时期的货币种类有哪些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

3. 三国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曹魏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孙吴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

蜀汉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

三国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4. 三国货币的经济与钱币流通

三国时期刘备的益州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故社会经济比北方发展较快。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护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北伐曹魏之始,诸葛亮又先后在汉中一带实行屯田制度,不仅减少了军粮运输,也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蜀汉的手工业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特别是成都的织锦“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远销吴、魏,是军费的一大来源。蜀都成都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财货山积,纤丽星繁。”其兴盛景象可以想见。孙吴所在江淮地区的社会经济起步较晚,故最为落后。但由于这里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迁居江南,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加之吴国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积显著扩大,耕作技术和农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魏国创立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屯田制,招募无地或无生畜的农民,统一组织耕种官田,这是组织流民归农的有效办法,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对组织生产、恢复社会秩序、增强魏国的实力、统一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广人稀的地方,扩大开辟面积,兴修水利,提高产量;建置大规模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当时江南的武昌是冶炼中心,连铜合金银制造业也很发达,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当时魏国有很多的商业交通贸易中心城市,还和海外的一些国家有贸易交往,商业经济也很发达。

5. 三国时期是用什么货币交易的

蜀汉:直百五铢、直一、太平百钱、定平钱、世平钱、蜀五铢
曹魏:沿袭汉五铢、魏五铢
东吴:大泉五百、当千、二千、五千

三国时期是用什么货币交易的

6. 三国货币的钱币流通

在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竞相铸钱,铸钱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据史书记载,当时铸钱“堆积如丘山,市上交易,用车载钱”。当时曾经把铸钱用的原材料——铁,拿出来“数千万斤塞浮山堰决口”。可见钱币之多,已到了何等程度。当时人们的思想认为钱能操纵人的命运,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贪财如命。晋武帝卖官,钱入私门。私门(有权势人)出卖官爵,是贪财的一种方法。士族自矜门第清高,对商贾极其贱视。法令规定市侩都得戴头巾,巾上写明姓名及所卖物品名,一脚着白鞋,一脚着黑鞋。商贾的社会地位很低,可是士族多兼做商贾,并不因为商是贱业而不屑为。例如大名士王戎有许多园田,亲自拿着筹码算账,昼夜忙得不得了。家有好李,怕买者得好种,钻破李核才拿到市上出卖。有势力人家霸占水利造水碓,替别人舂米取酬,称为舂税。潘岳《闲居赋序》说他住在园里卖鲜鱼、蔬菜和羊酪,并收舂税,一家人生活舒适。可见经营商业是贪财的又一方法。晋惠帝时,石崇做荆州刺史,劫夺外国使者和商客,积财物成巨富。家有水碓三十余区,奴八百余人,还有大量的珍宝钱财和田宅。可见劫夺是贪财的又一方法。《晋律》规定自死罪以下都可以用钱赎罪。贪财即使犯了罪,不一定是死罪,赎死罪也不过黄金二斤,所以只要有钱财可得,任何一种方法他们都敢采用。晋国统治阶级爱钱,唯钱是求,后世称为“钱鬼”。而这些也影响了社会上的人,金钱支配了人们的交往、言谈、行事等等。我国古代用谷物、布帛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种情况早在西汉就已出现,东汉时更加盛行。到我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显得更加突出了。

7. 三国时期吴国采用的货币是什么?吴国通货膨胀了吗?

236年,孙武开始投 "大泉五百 "大钱。238年,投 "大泉当千 "大钱。此后,"大泉二千 "和 "大泉五千 "相继铸成。经济好了,但货币制度却经历了一些曲折。董卓执掌朝政时,为了掠夺财富,他废除了自汉武帝以来流通的五铢钱,然后疯狂地铸造小钱。反而造成了通货膨胀,基本停止了货币的流通。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是比较常见的。秋文不生钱而生 "泉",与士文少有不同。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未见于正史,鲜有记载,铸造时间较大的是大泉当千。大泉二千虽不多见,但在广东、浙江有文物出土;大泉五千则非常罕见,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它是在三个继承人的时代制作的。在孙武之前,新朝的王莽是第一个做大钱的人。吴国的大钱和王莽的大钱 "大泉五十 "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孙武投了大量的钱,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曹操决定恢复使用汉武大钱,但只用了七个月就被废除了。由于流通的钱少了,商品也少了,价格瘪了,粮食也便宜了。


这些记录表明,三国时期的吴国政权非常重视货币,利用货币的功能来巩固政权,发展商品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此外,它还从实际效果出发,对钱财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命令 "官不还",并开出价码,收回了自己赚来的大钱。由于它的利润,一部分钱还是流向了社会,这也是这种钱币被混入其他三国钱币的主要因素。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三国时期吴国采用的货币是什么?吴国通货膨胀了吗?

8. 三国两晋时期的钱币,有什么特征呢?

当人类文明最初出现时,货币是购买商品和保存财富的媒介。根据神话传说,人类最早的货币是贝壳。但是,由于每个人都能得到贝壳,成本太低,实用价值不高,唯一性不高,因此交换物品又回到了易货的形式,即实物货币。经过时间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物物交换的实物货币逐渐退出市场,开始出现金属货币和纸币,最终衍生出无实际价值的虚拟信用货币。

从经济角度看,三国割据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蜀汉政府通过铸造两种直百枚硬币来治理经济。第一种是直接的105泰铢,这可能是在入侵程度达到时铸造的。最初的铸件很厚,然后逐渐变薄。有一个厚的,背面有字。它是由四川前卫铸造的。它是最早用方孔钱钟记地名的钱币。第二枚是直白。最大的一个重4泰铢。后来,它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每枚硬币少于半泰铢。此外,还有两种五铢硬币。一种类似于直接的105泰铢,具有内部轮廓和小样本。

另一种钱文类似于直接的105泰铢。它没有内部轮廓,稍大而薄。这两种150泰铢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孙权统治下的吴国最初使用王莽大权,后来铸造了自己的货币。大全500是嘉禾五年铸造的,大全1000是赤武一年铸造的,后来大全2000和5000是用紫铜铸造的。大全500和大全当前有各种尺寸。它们在开始时很厚,后来逐渐减轻体重。现在一个大弹簧值1000元,一个大弹簧值2000元。价格从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曹操建立了魏国。起初,他用了5泰铢的钱,后来就放弃了。泰和元年铸造了五枚泰铢硬币。现在这种泰和五铢的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曹睿在魏国去世后,诸葛亮在蜀国去世,孙权在吴国去世后,他们逐渐衰落。于是司马魏集团毁灭了所有的国家,建立了一个短暂的金朝。从金朝到隋朝的三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这一时期在中国巨款经济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年数货币的出现、钱币的名称、钱币的名称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事情。